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周口店遺址發掘出新成果 “北京人”用火添新力證

2015/7/17 15:13:48 點擊數: 【字體:

 

周口店遺址發掘出新成果 “北京人”用火添新力證

工作人員在猿人洞第四層發掘 攝/法制晚報記者 劉暢


  法制晚報訊(記者 王妍 趙穎彥 實習生 郭可欣)“北京人”用火有了新力證。

  今天上午,在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共同發布2011年—2014年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搶救性清理發掘成果及2015年發掘計劃。

  在清理過程中,火塘、原地燒結土、燒石、燒骨等古人類用火遺物、遺跡的密集出現,為“北京人”用火行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素材。

  據了解,在這幾年的清理發掘過程中,共出土可鑒定標本上萬件,包括石制品、大中型動物骨骼標本和小型動物化石。

  今年的發掘重點主要集中在猿人洞第5層以及第6層上部,計劃清理堆積厚度3-4米。目前,本年度的發掘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計劃持續到10月中下旬。但受第一地點保護工程施工周期影響,2016年的發掘基本確定需要暫停。

  考古發現

  猿人洞內 出土可鑒定標本上萬件


  今天上午,在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西剖面的發掘現場,工作人員正用專業工具進行發掘。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猿人洞搶救性清理發掘隊隊長張雙權介紹,此次主要公布的是2011年—2014年對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第4層的發掘成果。

  通過對第4層堆積中上部、下部的發掘,共出土可鑒定標本上萬件,其中包括近4000件石制品,原料基本為脈石英,另有水晶、燧石等,石制品類型包括石片、刮削器、砍砸器、斷片、碎屑等。
  可鑒定的大中型動物骨骼標本有3000多件,包括碩獼猴、腫骨大角鹿、梅花鹿、野豬、犀牛、三門馬、鬣狗等;另外還出土了嚙齒類、鳥類等小型動物化石2000余件。

 

周口店遺址發掘出新成果 “北京人”用火添新力證

考古發掘出的石制品、大中型動物骨骼標本等 攝/法制晚報記者 劉暢


  用火痕跡 駁斥西方學者質疑

  本次發掘中的另一重要發現是清理過程中火塘、原地燒結土、燒石、燒骨等古人類用火遺物、遺跡的密集出現,它們為“北京人”用火行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素材。

  中國著名舊石器考古學家、古人類學家高星介紹,猿人洞第4層位是前人記錄中的“灰燼層”,或稱“上文化層”,其間不僅有“北京人”用火證據的存留,亦有石制品與動物化石的大量出土。

  近30年來,部分西方學者質疑“北京人”用火及保存火種的能力,提出作為古人類用火證據的燒骨、燒石、灰燼可能是從洞外被水流沖入的;被燒過熏黑的材料以及灰燼可能是自然火造成的,或洞內的腐植材料,鳥類、蝙蝠等的糞便自燃或氧化反應的結果。

  對“灰燼”所做的新的分析測試也沒有發現樹木燃燒所應該產生的植硅體及相應的鉀等化學元素等。

  40萬到50萬年前 “北京人”已會用火

  高星介紹,在近幾年的發掘過程中,在猿人洞第4堆積層有火塘、原地燒結土、燒石,特別是燒骨等用火遺物、遺跡的密集出現,針對這些疑似用火遺跡沉積物,及與其處于同一平面的其他沉積物進行詳細的磁化率、色度等調查與分析研究。

  結果表明:遺址疑似用火區沉積物很可能經歷了700℃以上的加熱,而自然火一般無法達到如此高的溫度。這些磁性、色度異常的沉積物可能受到人類控制用火的作用,但其為原地用火區堆積還是曾經歷再搬運,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為了獲得“北京人”用火的確鑿證據,組織了磁學、釋光特性、微形態、元素碳、植硅體、孢粉、紅外光譜分析、文化遺物的分布特點等多個因素綜合對“北京人”是否用火的證據進行了重新檢驗, 分析測試灰燼中是否有硅質體存在。

  研究發現,第1地點的第4層和第6 層灰燼中含有硅質體, 即找到了證明“北京人”用火的一種證據,說明“北京人”在第4 和6 層位所處的年代(距今40萬-50萬年)已經可以有控制地用火。

 

周口店遺址發掘出新成果 “北京人”用火添新力證

上午在猿人洞第4層,工作人員發現了證明用火痕跡的燒石 攝/法制晚報記者 劉暢


  暑期活動

  觀眾零距離感受考古發掘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管理處主任董翠平介紹,為了拉近文化遺產與公眾之間的距離,結合正在進行的猿人洞搶救性清理發掘工作,遺址管理處在暑期推出了“零距離感受考古發掘”特色活動。

  觀眾可以近距離參觀猿人洞考古發掘現場,與考古專家面對面交流地質學、考古學、古人類學等方面知識,進一步了解遠古人類的生產生活。

  同時,觀眾還可以在科普工作者的指導下,在周口店遺址模擬發掘區進行模擬發掘,并對發掘出土的化石進行清理、辨認,進一步了解考古發掘知識并體驗考古時的艱辛。

  背景鏈接

  第1地點(猿人洞)是周口店遺址的心臟,是遺址最具科學價值的標志性堆積體,是第四紀地質學剖面的代表性遺跡,保存了遺址最完整的地層序列和豐富的科學信息。

  猿人洞自上世紀二十年代發掘以來,長期遭受日曬、雨淋、風蝕等自然力的破壞。為做好猿人洞的保護、研究工作,國家文物局于2009年批準對該部位進行發掘。

  自2009年開始至今,開展了對周口店遺址第1地點(猿人洞)西剖面的搶救性發掘工作。

  可以說,2009年啟動的清理發掘工作是周口店遺址自1937年大規模系統發掘停止后72年內首次進行的以遺址保護為主旨的搶救性清理發掘。發掘工作的開展為落實《周口店遺址保護規劃》奠定了科學基礎。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法制晚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