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鄉(xiāng)巨變致富圖(剪紙) 任玉德
華夏珍禽褐馬雞(剪紙) 任玉德
鍘美案(剪紙) 任玉德
娃娃戲(剪紙) 任玉德
2006年5月20日,河北蔚縣剪紙列入了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蔚縣剪紙這種名不見經傳的、難登大雅之堂的“雕蟲小技”,何以能夠獲此殊榮?這與孕育了她的皇天后土和滋養(yǎng)了她的獨特地域文化息息相關。而任玉德在剪紙藝術道路上的長期探索和推陳出新,無疑也為這一洋溢著濃重鄉(xiāng)土氣息的藝術品類的傳承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在中國剪紙藝術之林中,蔚縣剪紙可謂獨樹一幟。蔚縣古稱蔚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原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進行文化與貿易交流的重要區(qū)域之一。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環(huán)境,造就了蔚縣人的堅韌、勇敢、豪放和非凡的生存智慧,也陶冶了蔚縣人特有的文化和藝術氣質。蔚縣剪紙的產生源于當地先民重大節(jié)日期間營造喜慶氛圍的需要,在相當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內,剪紙的功用也主要體現于祈福和裝飾。蔚縣剪紙起初主要呈現于以白麻紙糊之的窗戶上,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其色彩也由初創(chuàng)時期的單色逐漸演變?yōu)楦鼮殪`動的點彩。生于斯、長于斯的任玉德,就是在這里汲取天地之精華,創(chuàng)作出了獨具蔚縣人文特色的藝術精品。
任玉德出生于河北蔚縣苗家寨村一個農民之家,母親是他剪紙藝術生涯中的第一導師。他自幼就跟隨母親剪窗花、捏泥塑、畫彩蛋。他曾回憶說:“我母親愛用剪子剪,我就是受了我母親的影響。但是,后來我是學了點蔚縣剪紙的染色。”他始終濡染于良好的藝術氛圍之中。在他的身邊周圍,長期活躍著一批志趣相投的鄉(xiāng)村藝人,這便于他在兼收并蓄各種藝術門類絕技的基礎上觸類旁通,而對前輩和同儕專家的繼承、借鑒、揣摩和學習,更使他的藝術造詣日益提升。40余年來,任玉德植根鄉(xiāng)土,先因后創(chuàng),在融匯和凝練古今剪紙技藝的基礎之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其間他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多達3000余幅,獲得省級以上獎勵者多達數十個,彰顯出任玉德在剪紙藝術領域的非凡成就和重要地位。
品鑒任玉德的剪紙藝術,他既充分地汲取了前輩藝術大師們的智慧,并注重從地域文化中捕捉靈感和素材,又不機械地拘囿于地域和傳統。他注意對普適和現代藝術技法的借鑒和使用,并根據時代變遷和人們審美情趣的變化,不斷豐富和創(chuàng)新蔚縣剪紙的主題和形式,較好地實現了地域性與普適性、傳統性與現代性的辯證統一和相互轉化。
首先,任玉德的創(chuàng)作取材范圍已經遠遠躍出了蔚縣之境和基于經驗的狹小圈子,他所表達的意念及運用的技法也更為注重兼收并蓄和博采眾長。他的代表作品《華夏珍禽褐馬雞》取材于國家一級保護禽鳥“褐馬雞”,以蔚縣傳統剪紙少有的技法對禽鳥的尾翎及全身花紋進行了別具匠心的裝飾和美化。而其構圖下方的富貴牡丹花,不僅將整幅構圖烘托得豐滿艷麗,而且也使其顯得更加趣味盎然。而作品《十二生肖納福圖》將諸多福字設計成一棵生機勃勃的大樹,并通過形象各異的十二生肖與福字的有機整合,營造了一種祥和、祝福和環(huán)保的和諧景象。
其次,任玉德的創(chuàng)作突破了傳統的、形式單一的、主要由花草魚蟲和戲劇人物構圖的窗花模式,經過其別出心裁的藝術構思,以簡練而不簡單、豐富而不凌亂的視覺語言,準確生動地渲染了作品的藝術效果。在色彩使用方面,力求艷而不俗、雅而不淡,從而顛覆了“俗就是艷”的民俗藝術理念。他在作品之中適當糅入了現代元素,從而大大提升了其思想境界,使原本呆板的花鳥蟲魚顯得極富神韻和靈性,蘊含了吉祥祝福和美好情感等豐富內容。正如任玉德所言,“搞剪紙這個東西,不能把一花、一朵等元素生硬地進行拼湊,而必須進行一番富有趣味性的構思,叫人看了有生活情趣,也就是咱們常說的要有看頭。”
任玉德師承古人,但不拘泥于舊方,注重取古人之精華,補古人之罅漏,創(chuàng)當今之典范。他說:“原來的蔚縣剪紙風格、特點、特色必須得繼承并傳承下來,因為那是蔚縣最早的藝術,最著名的藝術,咱要走向全世界,就要靠它這個土里土氣的特色。”正是在繼承和揚棄的基礎上,任玉德在生生不息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中,把蔚縣剪紙推向了一個嶄新的現代藝術和審美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