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漢陰縣一文化學者李家成整理家藏圖書時,無意發現了清雍正乙卯年(1735)刻印的南宋朱熹集傳《詩經》、《論語》、《朱熹章句》、《試帖輯注》等27卷古籍善本。
據了解,這批古籍善本雖有少量蟲蛀殘頁,但大部分內容清晰可辨。李家成高祖父是清道光至光緒初年的正六品承德郎、文學散官,從京城帶回漢陰大批古籍善本,如今歷經劫難,更使得這批善本顯得彌足珍貴。
李家成介紹說,這次發現的南宋理學家朱熹集傳的《詩經》,是宋學《詩經》研究的集大成著作,不僅文字部分十分珍貴,附圖中介紹的周代15國風地理位置圖,古代服飾、樂器、兵器、祭祀和生活用具等,更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本次發現的兩卷《試帖輯注》,一卷是清嘉慶翰林劉嗣綰所著,一卷是清嘉慶進士那清安所著。什么是試帖?李老先生解釋,試帖是指唐代明經科試之法,即試卷中所帖的詩,辦法是:在試卷上抄錄一段經文,另用他紙覆在上面,中開一行,顯露字句,被試者要據此補上下文。此兩卷《試帖輯注》,是對精彩試帖的輯注,非常寶貴,市面上流行的多是清光緒年間的《試帖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