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是第40個國際博物館日。今年的國際博物館日主題為“博物館與文化景觀”。
對于很多人而言,博物館=收藏文物+陳列展覽。然而,“博物館與文化景觀”這一主題卻強調了在收藏與展示之外,博物館應該積極投身于其館內外的文化景觀保護,成為文化景觀保護的區域中心。
作為博物館大省,四川擁有眾多“美貌”與“智慧”并存的博物館。其中,不少博物館早已經跳出“收藏+陳列”的窠臼,走出博物館的圍墻,在公共服務、社會教育、文化傳承等方面進行探索,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美貌
博物館自成一道風景
四川眾多博物館中,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不在少數。自然園林、遺址遺跡、頂尖設計……無論是天生麗質,還是后天努力,很多博物館自身,就是一道美麗的文化景觀。
成都武侯祠博物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3座位于成都市區的國家一級博物館,如同3朵并蒂花,不僅積淀蘊藏著成都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更是每一個外地游客來成都的必游之地。
流水縈回,小橋勾連,竹樹掩映……作為重要的人文歷史遺跡,杜甫草堂與武侯祠博物館內建筑古樸典雅、園林清幽秀麗。竹林下的紅墻夾道,不僅屢屢登上各類城市宣傳片,也留在全球各地游客的手機和相機里。
和杜甫草堂、武侯祠的古典相比,金沙遺址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等博物館則具有其獨特的設計美。
在考古遺址上原址建立的金沙遺址博物館,曾吸引了來自美國、法國、德國及中國的9家知名設計機構參與競標。走進金沙遺址博物館,兩大主體建筑陳列館與遺跡館一方一圓,采用“玉璋”和“探方”的概念,實現了建筑與遺址環境協調,榮獲中國建筑師學會建筑創作金獎。“金沙的建筑很有特點,值得一看。”網友“天地”在自己的博客上專門寫下一篇游記,來介紹金沙遺址的建筑美。
四川博物院借鑒四川傳統木構的“抬梁”“穿斗”做法,融合古典風與現代感于一體。自貢恐龍博物館遺跡陳列館如同破殼的恐龍蛋。建川博物館聚落擁有20多個展館,每一個展館背后都站著在國內外響當當的設計師:劉家琨、磯崎新、切斯特·懷東、邢同和、張永和……
盡管還沒開門迎客,但憑借著“金鑲玉”的獨特設計,矗立在天府廣場旁的成都市博物館新館已經儼然成為周邊一景,吸引了不少攝影愛好者。
實用
博物館變身綜合文化空間
對游客而言,博物館的 “美貌”是一種文化景觀。而作為重要的公共文化設施,博物館能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什么?最近幾年,四川越來越多的博物館 突 破 了“收門票、辦展覽”的思維定式,為公眾帶來越來越豐富的博物館體驗。
看展覽、做陶藝,5月15日,帶著自己的女兒,張俊麗在金沙遺址博物館度過了半天愉快的時光。
當天,結合館里的臨時展覽《黃河流域彩陶大聯展》,金沙遺址博物館舉辦的“指尖上的陶藝”社教活動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參加。只要有臨時展覽,金沙遺址博物館就設計有趣的社教活動。
在四川,“展覽+社教活動”,已經成為省內不少博物館的標配。除此之外,四川博物院、武侯祠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自貢恐龍博物館等幾家國家一級博物館,近年也都結合自身特色,針對青少年開設了各種各樣的活動。
其中,四川博物院持續多年的“小小講解員”“暑期蜀繡培訓班”“巴蜀書畫興趣班”等活動已經形成品牌效應。與此同時,四川博物院還開設了“誰的手最巧”、漢代陶石主題工作坊兩個固定的傳統文化課堂。武侯祠博物館的“武侯學堂”主打三國文化,在寒暑假期間免費招收中小學生;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金沙智慧堂”開設了暑期藝術托管班。而自貢恐龍博物館也有一張“課表”,孩子們可以選擇模擬挖掘、人體恐龍拼圖等30多門有趣的科普課程。博物館,已然成為青少年的“第二課堂”。今年,省文化廳還將全面開展博物館教育工作,在全省初步建立博物館中小學生教育項目庫,積極探索中小學生利用博物館學習的長效機制。
對于成人而言,豐富多彩的講座、各具特色的活動,讓博物館不僅僅是一個收藏文物、觀看展覽的場所。武侯祠大廟會、金沙太陽節、詩圣文化節、三星堆大祭祀、建川紅色文化交流會……一年一度的文化活動,不僅為博物館和公眾之間搭建起橋梁,更成為一張張閃亮的“招牌”。
與此同時,博物館也開始跨界,戲曲、音樂會、現代舞、話劇演出輪番在博物館登臺亮相。省文化廳博物館處統計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四川各地博物館共舉辦陳列展覽500余個,實施各種社會教育活動5000余次。
在四川,博物館正變身成為一個綜合文化空間。
破壁
博物館走出圍墻
從將博物館展品帶給最基層的群眾,到參與社區共建,四川不少博物館始終在嘗試著打破博物館圍墻。對于走出圍墻的博物館而言,在文物保護、文化傳承的基本責任之外,又增加了文化生態建設的重任。
2010年,四川博物院創建了國內首個“大篷車”流動博物館,每年行程幾萬公里,把“博物館”送到革命老區、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跟著“大篷車”,很多深藏在博物館的珍貴文物,第一次走出圍墻,來到了老百姓的家門口
成立6年來,流動博物館先后推出了“走進軍營”“走進地震災區”“走進少數民族地區”等系列活動,精心為這些基層策劃了“艱苦歷程紅軍長征過四川”“川籍之帥”等幾十個展覽,在全省各地開展了80余次基層展覽,行程15萬余公里,接待觀眾近150萬人次。
2015年,“大篷車”流動博物館又先后在巴中、達州兩地設立分館,讓流動服務更加常態化。而從成立至今,流動博物館也已經先后獲得國家文物局頒發的“2011年度博物館免費開放最佳社區文化促進獎”、首屆“中國博物館教育項目示范案例”和“首屆(2014年度)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獎等眾多殊榮。
除了流動博物館,全省不少博物館也嘗試著將活動和講座送到學校和社區。如果說流動博物館是第一代“破壁者”的話,自貢世界地質公園和金沙遺址博物館的嘗試則更加有趣。
從2015年開始,金沙遺址博物館開設金沙智慧堂,在寒暑假定期開課,為周邊社區的孩子免費提供藝術托管培訓。
5月10日上午,在自貢市大安區土柱村“自貢世界地質公園指定農家樂”門前,一場特殊的繪畫活動熱火朝天地進行著:來自四川理工學院藝術學院的大學生們和當地江姐小學繪畫興趣班的孩子們聯手,畫出了一條長達60米的恐龍藝術繪畫墻。
為他們牽線的,是自貢世界地質公園。而這次繪畫活動,只是地質公園與社區共建計劃之一,旨在以地質公園為紐帶聯系學校、社區及農家樂,增加公眾在社區共建中的參與度,在提升公眾的科學認知及古生物化石保護意識的同時,帶動地學旅游發展,共促社區可持續發展。
智慧
四川博物館的未來值得期待
“互聯網+”時代,博物館將如何變身?作為國家智慧博物館試點建設地,未來的四川博物館將會有什么驚喜?
“和大家分享一下,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的微信導游非常好用。園區里WIFI全覆蓋,跟著微信導游輕松逛完博物館,再也不用蹭導游了。”5月16日,從河南來的游客“喜刷刷”在自己的微博上為武侯祠的微信導游做“廣告”。
從2015年起,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和金沙遺址博物館都先后推出了微信導游和APP導游。這些媒介,不僅為觀眾參觀博物館提供了更便捷和深度的服務,也把博物館的文化傳播半徑拓展到了觀眾身邊。如今,武侯祠的官方微信粉絲已經超越10萬。
在此基礎上,金沙遺址博物館、武侯祠博物館和杜甫草堂博物館也都紛紛探索智慧博物館的建設。2014年3月,作為四川唯一一個國家智慧博物館試點單位,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啟動智慧博物館試點建設工作。武侯祠和杜甫草堂相繼加入這個行列。
未來的智慧博物館長什么樣?利用增強現實技術,將古人的生活場景展現在觀眾面前;利用3D視鏡和高清屏幕,為觀眾制作三維觀看環境……利用高科技為觀眾提供更豐富、更深度的參觀體驗,這只是智慧博物館的“冰山一角”。
與此同時,引進智能售票和門禁系統。觀眾通過智能售票系統購買門票并進入博物館參觀,博物館則利用RFID射頻識別技術來搜集觀眾的信息和行為。根據這些數據分析的結果,博物館既可以用來提升展覽陳列,也可以應用于文博產品研發、博物館營銷推廣等領域,真正實現“智慧服務”。
弘揚主旋律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
5月14日,在完成廣元三地的展覽之后,四川博物院“大篷車”流動博物館再度啟程,回到成都。
5月11日至13日,流動博物館前往廣元,先后在廣元市區、青川縣、旺蒼縣舉行了“重溫長征史·共筑中國夢”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巡展暨“5·18”國際博物館日活動。
跟著流動博物館,“重溫長征史·共筑中國夢”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系列巡展已經先后在巴中、達州、廣元等地舉行。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全省不少博物館都將舉辦系列相關主題活動。5月18日,建川博物館聚落“紅軍長征在四川”紀念館將開館,以豐富的文物、翔實的史料、新銳的展陳來講述紅軍三大主力在四川的曲折經歷和精彩故事。
位于巴中的川陜革命根據地博物館則將結合“博物館與文化景觀”這一主題,在巴中江北巴人廣場舉辦《追尋紅軍足跡 傳承長征精神——紅四方面軍的長征大型圖片展》。威遠縣羅世文烈士史料陳列館也將在5月18日當天舉辦《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展》。
◎數說博物館
坐擁 7家國家一級博物館與陜西并列全國第一
截至目前,國家文物局在全國共評選出100家國家一級博物館,四川擁有四川博物院、金沙遺址博物館、廣漢三星堆博物館、鄧小平故居陳列館、自貢恐龍博物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和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共7家國家一級博物館,與陜西并列全國第一。
擁有226家博物館90家免費開放
四川如今備案的博物館已經多達226家,其中有90家已經實現了免費開放。2015年全年,四川各地博物館共免費接待觀眾2721萬人次,其中青少年觀眾943萬人次。
《神秘的古蜀文化展》吸引 20萬余人次觀展
2015年,《神秘的古蜀文化展》在美國舉行,先后吸引觀眾近20萬余人次。2016年,四川將繼續與歐美等地博物館合作,開展 《永恒之城——古羅馬的輝煌展》等展覽。
5.18四川博物館活動指南
5月17日—22日
地點:涼山州鹽源縣活動:摩梭文化之旅
5月18日
地點:四川博物院活動:文物修復工作室公眾開放日地點:建川博物館活動:紅軍長征在四川展覽地點:四川大學博物館活動:陶然士專題展地點:杜甫草堂博物館活動:草堂一課·巧手塑杜甫地點:金沙遺址博物館活動:《我們·予金沙》現代舞展演地點:武侯祠博物館活動:“街巷三國”專題講座、樂智三國-益智桌游活動
5月18日—6月18日
地點:永陵博物館活動:馬良云、馮祥倫書畫作品展
5月19日
地點:自貢恐龍博物館活動:“愛家鄉、話恐龍”科普講座及有獎知識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