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消息 (記者王沁鷗 索朗德吉)記者12月23日從第六屆西藏唐卡藝術博覽會上獲悉,首部西藏手繪唐卡地方標準正在制定之中,該標準將進一步充實西藏唐卡地方標準體系,規范唐卡市場。
據西藏自治區質監局標準化研究所所長旺欽介紹,正在制定的西藏手繪唐卡地方標準將從畫布材質、顏料成分、作品規格、繪制技術等方面對傳統手繪唐卡作出界定。標準還將制定唐卡產品的等級評定細則,規范標識、包裝、運輸和貯存等環節的操作,該標準將于2017年正式頒布實施。
唐卡是一種繪制或刺繡在棉布、紙張等材質上的宗教卷軸畫,起源于公元7世紀,題材涉及歷史事件、佛教故事、宗教儀軌、人物生平、天文歷算以及藏醫藥等諸多方面,有著“藏文化百科全書”的美譽。
近年來,隨著唐卡市場的升溫,唐卡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截至2016年底,西藏唐卡藝術從業人員已超過3000人,唐卡年銷售額首次突破億元。“唐卡藝術在國內外越來越受歡迎,市場也越來越大。從制作到市場的規范運作,才能讓優秀的文化傳承和發展。”西藏自治區文化廳文化產業處處長尼瑪次仁表示。
今年6月,西藏已開始實施《唐卡分類》地方標準,從總體上將唐卡的流派、畫風、題材和材質進行規范分類。“這有助于普通消費者初步了解唐卡,標準則可以為唐卡從業者提供可供遵守的行業規定,保護依照傳統技藝進行創作的畫師,更好地服務唐卡產業發展。”旺欽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