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主要文物
一提起中軸線,這可是北京獨一無二的標志。北京中軸線不僅在北京城市規劃中占有核心地位,也是北京歷史名城保護的重要內容。
今年,中軸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方案將完成初稿。為了助力中軸線申遺,保護中軸線及其周邊的歷史風貌,除了文物修繕等保護方式以外,在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大背景下,一些棚改、騰退及整治項目也在其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中軸線南起點:永定門城樓
望壇棚改:
民生工程,兼顧歷史風貌保護
望壇棚戶區改造項目總用地面積約46.59公頃,位于東城區南二環外,永定門橋東南側,緊鄰北京南中軸線,因北望天壇而得名。作為今年北京市核心區內體量最大的棚改項目,項目預簽約期已于7月19日24時結束。截至目前,已有超過96.5%的居民完成簽約。各方工作的積極到位,讓棚改工作迅速達到成效,為加速望壇棚戶區的臟亂差清理整治,促進老城區的風貌保護修繕起到了非常大的助力作用。
作為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的一項民生工程,望壇棚改項目在回遷安置房源建設上,也將兼顧該地區歷史風貌保護要求,嚴格遵循天壇周邊建設高度和規模限制,將中軸線周邊文物保護與疏解整治促提升、促進城市發展、改善民生等緊密結合起來。
天壇及周邊地區俯瞰圖
天壇騰退:
兌現承諾,恢復天壇周邊風貌
作為望壇棚戶區改造項目的鄰居,天壇周邊簡易樓騰退項目,原有的簡易樓騰退之后不再原地重建,而是由政府出錢,將居民搬遷到條件更好的地方。
據了解,首批2108戶居民從6月30日開始陸續完成新居入住手續。該項目不僅將改善居民的住房條件,還將恢復天壇周邊地區的歷史風貌,兌現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文物保護的相關承諾。
中軸線北終點:鐘鼓樓
鼓樓改造:
整理復興,呈現老街演變史
有著800多年歷史的鼓樓西大街,東起地安門,西至德勝門,全長1.7公里,是北京歷史上唯一一條人為規劃的斜街。自6月15日起,正式啟動整理與復興計劃。
西城區計劃用三年時間,將這條大街打造成文化休閑區。通過對沿街六個文化地段、街區內100多戶商戶和單位的“一戶一策”改造,盡量恢復街區原有狀態,呈現北京千年胡同街區的演變史,傳承運河文化和中軸線文化。
相關鏈接:
中軸線申遺的前世今生
2009年,北京首次提出中軸線申遺。
2010年,國家文物局將北京中軸線申遺列入備選名單。此后,北京市政府先后復建了永定門城樓和修繕了中軸線上的重要文物建筑。
2011年,世界遺址組織的部分專家視察了中軸線的保護狀況,并對其遺產價值給予很高評價。
2016年,推動中軸線申遺被寫入北京政府工作報告。
2017年,中軸線申遺方案將完成初稿,其中將涉及文本制作、保護規劃和緩沖區范圍劃定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