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運河河北滄州段完成修繕的運河沿岸古遺址分別為滄州東光縣謝家壩和滄州青縣馬場炮臺。
謝家壩修建于清末民初,距今已有200余年歷史。整體采用萬余斤糯米與白灰、黃土混合筑墻,是京杭大運河河北南段結構保存最好的夯土壩。
馬場炮臺始建于1871年,是清政府訓練“中國首批近代化軍隊”的地方。遺址由一座主炮臺和13座炮臺遺址構成。據介紹,主炮臺亦是河北大運河沿岸現存唯一一座歷史軍事設施。
孫晶昌說,本次完成修繕的還包括華家口夯土險工及紅廟村金門閘共計4處沿河遺址。按照河北省京杭大運河申遺成功時間表,聯合國“非遺專家組”將于2013年8月對京杭大運河河北段古遺址進行現場考察評估。京杭大運河河北段聯合申請非遺項目結果將于2014年擇日公布。
京杭大運河河北段始建于東漢末年,溝通海河和黃河兩大水系,在河北省境內流經廊坊、滄州、衡水、邢臺和邯鄲5市,總長近600公里。按照《中國大運河河北段遺產保護規劃》,到2030年,河北省將全面完成運河遺產區除考古、勘探外的生態環境整治工作,再現千年古運河原貌。(原標題:京杭大運河河北段申遺沖刺 將再現千年古運河原貌)
來源:中國新聞網 時間:201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