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發掘的彭祠大屋兩座宋代窯址破壞嚴重,均屬殘存窯體結構,殘長8.6米,寬近3米,呈長條形斜坡龍窯。該窯址屬衡州窯系列,釉色以淡青、翠青為主,并有少量褐色釉,出土的器物大部分形體較大,品種豐富,將為研究衡州窯制作工藝提供重要的實物依據。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張興國表示,以往發現的陶球,一般是網墜和紡輪,而此次出土的陶球樣式獨特,還是第一次見到,其作用還要進一步研究。
除了5枚陶球外,窯內出土的器物以形態各異的壺、罐為主,另有碗、缽、碟、缸、甕、酒杯等,還有大量匣缽、墊缽、墊墩、墊圈等窯具,及碟鑿、牛頭形陶塑、陶球等。此外,還發現一個上有“通釉少面盆缽”銘文的器物。(原標題:湖南發掘兩座宋代窯址出土5枚罕見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