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濟南644歲督城隍廟缺少維護 大風吹落大量瓦片

2013/3/8 15:17:59 點擊數: 【字體:


濟南644歲督城隍廟缺少維護 大風吹落大量瓦片

有著644年歷史的督城隍廟如今破敗不堪 記者張剛 攝□本報記者 高魯健

  歷下區東華街5號院內的一處古建筑群,是有644年歷史的老濟南督城隍廟,這也是我省現存最大的一處城隍廟。5日的一場大風,吹落大量瓦片,這起意外引發了人們對老建筑保護的關注。

  600多年歷史老建筑缺少維護

  東華街,昔日老濟南最繁華的街道之一,以擁有省內最大的督城隍廟聞名。如今,這一切都已淹沒在一幢幢現代樓宇中。穿過居民小區,督城隍廟的身影映入眼簾,綠色琉璃瓦上的裂痕顯露出600多年的歲月痕跡。

  “這么好的老建筑,再不保護就全完了,一刮大風就掉瓦。”市民王先生向本報呼吁,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對督城隍廟展開保護。5日下午,記者來到泉城路東段,從按察司街向北300余米,路西就是督城隍廟。

  一座銹蝕嚴重的拱券石門是督城隍廟的山門,全部用大青磚和石塊砌成,沒有木梁。在山門的門楣正上方鑲嵌著一塊石匾,透過剝落的泥封,可以隱約看到“督城隍”3個字。在山門的墻壁上,掛有濟南市人民政府1979年立的牌子,標明督城隍廟為濟南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山門,迎面是二門過庭,此時成了民居。過庭上方綠色琉璃瓦中有黃色的琉璃瓦,呈菱形,專家稱這叫做“菱形包袱心”,是標準的明代裝飾。

  二門北側有一棟倒塌了一半的建筑,附近住戶告訴記者,這是一座戲樓。據了解,該戲樓曾是濟南古城八大戲樓之一,每年重大節日都有演出。“前幾年戲樓北側塌了,還差點砸到人。”附近居民尹女士稱,老戲樓年久失修,時常有瓦片掉落。5日刮大風時,又有不少瓦片掉落,險些傷到從戲樓旁經過的居民。

  雜物成堆包圍戲樓 防火成問題

  在倒塌的戲樓北側,有一間紅磚瓦房,聊城人于先生在這里租住。他告訴記者,雖然毗鄰危樓,但好在月租便宜,方便做生意。

  居民尹女士稱,過去督城隍廟的院子很大,足有七八十戶居民在此居住。后來,當地進行拆遷,尹女士一直盼望自家也能拆到。但最終只拆了北院,尹女士位于南院西側的房屋一直沒有動。尹女士說:“我住在這里30多年了,現在院子里住的大都是租客,老戶基本都已搬走。”

  在戲樓旁邊,有三四間瓦房,這里的租客把日常工作用的車輛、雜物堆放在戲樓下,木材、廢舊塑料等雜物已將戲樓包圍。一位李姓租客告訴記者,平時雜物都堆放在戲樓旁,從未想過防火的問題。

  老建筑得不到保護讓人痛心

  2011年2月,曾有人大代表提議,因督城隍廟內大殿倒塌,環境雜亂無序,無人管理。同時院內住有8戶居民,在燒煤取暖、物品雜放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群眾對此多有反映,建議有關部門能夠對督城隍廟撥款修繕,并加強管理,使其煥發往日光彩。

  有市民曾建議,可以借鑒其他城市的經驗,盡快恢復督城隍廟的原貌,重修戲樓,讓它成為山東地方戲的重要演出場所。這樣不僅是老建筑可以得到保護,濟南還能多一處體現民俗特色的景點。至今,兩年已經過去了,住在城隍廟大院內的居民們告訴記者,始終沒有人來修過。

  “督城隍廟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距今600多年了,它是山東現存最大的城隍廟。”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告訴記者,盡管該建筑被列為濟南市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但因各種原因一直沒有得到有效保護,目前的現狀更是讓人感到痛心。

  相關鏈接

  督城隍廟為省內最大

  城隍是古代神話中守護城池的神,后為道教所信奉,因此,過去各個城鎮都建有相應的城隍廟。自明代以來,濟南因是巡撫、府、縣三級治所地,故城中就有督城隍廟、府城隍廟、縣城隍廟相對應,其中最大的就是督城隍廟。

  張潤武《圖說濟南老建筑》一書,專門介紹了濟南督城隍廟。此廟已有 644年歷史,原有三進院落,占地3600平方米,依次是照壁、山門、二門、節孝祠、戲臺、大殿、后殿和東西廊廡等。始建于明代洪武二年(1369年),規模較小,明天順四年(1460年)擴大規模重新建造。后來又經多次修建,為今規模。(原標題:濟南644歲督城隍廟缺少維護 大風吹落大量瓦片)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濟南時報(2013-03-07)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