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福鑫老人向記者展示他的銅絲畫
會畫畫的人很常見,可你見過用銅絲作畫的人嗎?在無錫濱湖區江南家社小區里就住著一位71歲的闕福鑫老人,老人從20年前就開始嘗試用銅絲作畫,如今他的作品已經在無錫有一定的知名度,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購買。可如今,已經年過7旬的闕福鑫老人因為年紀問題很少再制作銅絲畫,他非常盼望能將自己的技藝傳授下去,將銅絲畫發揚廣大。
銅絲貼到真絲綢布上
昨日,在無錫市濱湖區江南家社小區9號樓104室,記者找到了闕福鑫老人。雖說已經71高齡,但老人看上去十分硬朗。提起自己的銅絲畫,闕福鑫十分自豪。
他告訴記者,自己原來是在無錫市儀表廠上班的,從小就愛好繪畫。當年在儀表廠上班時,他有空就會買來繪畫方面的書學著畫畫,畫出的畫很受工友歡迎。
50歲時,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廠里有許多報廢的銅絲,就動起了用銅絲作畫的念頭。“當時純粹就是覺得好玩。”闕福鑫說,為了讓自己的銅絲畫效果達到最好,他自創了一種作畫的方式,即先用筆畫出1張畫,然后復印成2份。隨后,將其中的一張畫墊在一塊透明的真絲綢布下面,另一張畫則放在一旁。緊接著,用銅絲照著放在一旁的畫一點點折出線條,然后再貼到真絲綢布上,最后再用哈巴粉上色。
“銅絲畫最大的優點就是保存幾十年都不變形、不褪色。”闕福鑫說,他用銅絲作畫已經有20年了,由于做工精巧、效果逼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愛。還有市民專程跑到他家里來買畫,他十分自豪。
盼望收徒弟傳承技藝
年紀越來越大,闕福鑫有了自己的煩惱。闕福鑫告訴記者,銅絲畫做起來雖然不難,但十分費工夫,一幅畫面比較簡單的銅絲畫也需要1個月的時間才能做成。而隨著年紀的增大,他感覺眼睛越來越不好使了,現在也很少再頻繁地制作銅絲畫。目前他正在做一幅清明上河圖,準備將其作為最后的作品。
“現在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能收個徒弟,將自己的銅絲作畫技藝傳承下去。”闕福鑫表示,之前也有市民專程跑到他家里來學制作銅絲畫,可沒學兩天,對方就嫌麻煩半途而廢。此外,雖然目前一幅銅絲畫能賣到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但由于制作時間太長,有人好不容易學會了制作銅絲畫,卻因為經濟效益不高最終還是沒有堅持下去。“不管怎么說銅絲畫是一門藝術,我不希望它就此失傳。”闕福鑫說,如果有市民仔細考慮過學習銅絲畫的難處后,依然愿意學,他愿意將這門技藝全部教給對方。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對闕師傅的銅絲畫感興趣,想學的話,可以撥打快報熱線96060。 唐奕 文/攝(原標題:7旬老人用銅絲作畫20年 盼望收徒弟傳承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