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金寧和他收藏的報刊。記者金振強 攝
70歲的鄒金寧爹爹是一名退休多年的田徑游泳教練,從上世紀50年代起,他就開始訂閱收藏各類報刊、雜志,這一愛好迄今堅持了54年。部分報刊、雜志從創刊一直訂到停刊,一份不差;因收藏的報刊雜志太多,鄒爹爹不得不分六處存放他的這些發黃的“寶貝”……
半世紀藏報40余種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漢陽洲頭街一處私房前,鄒金寧帶著記者參觀了他的一處藏書點。四樓樓頂約20多平方的房間內,書柜上整齊碼放著數千份發黃的報紙和雜志:《中國體育報》、《參考消息》、《體育周報》、《武漢晚報》、《田徑》、《游泳》……鄒金寧拿起一份1974年7月1日的《體育報》說:“《體育報》是1958年創刊的,那個時候我就在圖書館看,后來又在舊報攤上購買收藏,一直到1966年停刊;1973年《體育報》復刊后,我就堅持訂閱,一直訂到了現在。”《體育報》后來更名為《中國體育報》,這份報紙從創刊到現在,鄒金寧潛心收藏,竟然一份不差。
半世紀來,鄒金寧訂閱收藏的報刊雜志達40余種,成千上萬份。
工資半數訂了報
鄒金寧說,上個世紀70年代,他每月只有60元工資,半數工資訂了報刊雜志。錢不夠用了,鄒金寧晚上就當搬運工扛麻袋,還跑到碼頭拉板車。
鄒金寧是運動員出身,后來從事田徑、游泳教練工作。他熱衷訂閱報刊雜志,多為體育類和醫學類,主要是想從中學習體育知識。鄒金寧說,報刊越訂越多,他從中受益匪淺,漸漸成長為一名國內知名的田徑、游泳教練。
如今,雖然已退休,鄒金寧每年堅持訂的報紙和雜志仍然高達十幾種,花在訂報刊和買書籍的開支大約是2000多元,而他的退休金每月也才3000元。
想為報刊找新家
因收藏的報紙數量成千上萬,他的陋室根本裝不下,于是鄒金寧到處找空地方,甚至租房子存放這些發黃的“寶貝”,其收藏點達到了六處,包括漢陽區楊泗港路、東西湖區金銀湖、武昌民主路等地。
鄒金寧說,由于好幾處地方面臨拆遷,這些報刊將無處存放,自己年紀大了,整理收藏這些報刊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想將這些收藏捐出來,讓更多的人受益,但也希望受捐者能夠把訂閱延續下去,保持報刊的完整性,這是他的一個心愿。有意接收捐贈者,請致電本報熱線82333333。 見習記者譚德磊 記者李愛華
(原標題:70歲報癡半世紀藏報上萬份 《體育報》一份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