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的另一塊石碑也雕工精美。
這半塊石碑上雕刻一清晰的“皇”字。
大慈寺方丈:或進一步證明大慈寺歷史地位
昨天上午9點多,成都大慈寺的擴建工地上挖出半塊雕龍石碑。記者看到,挖出的這半塊石碑屬于整塊石碑的碑首部分,寬約120cm,呈半圓形。石碑雕刻精美,龍紋清晰可見。這半塊石碑上還雕刻一個清晰的楷體“皇”字,上貼有類似金箔的黃色物品。
“石碑是今天早上9點多在工地里挖出的。”大慈寺方丈大恩法師說。挖出時只有上半部分,工人們立即停工尋找石碑下半部分,但沒有任何發現。“這個切口很舊,應該不是剛剛施工挖壞的,可能這塊石碑很早以前就被弄壞了。”大恩法師說。
石碑挖出后立即被送到大殿保存,等待專家鑒定。“唐宋時期大慈寺是成都最大的佛寺,唐玄宗還賜過匾額,今天這半塊碑上刻有皇字,說不定很珍貴。”大恩法師說,這塊刻有“皇”字的龍紋石碑碑首,進一步證明了大慈寺的歷史地位。
成都市考古勘探三部主任馮先生說,大慈寺是成都著名古寺,石碑的年代及相關情況有待研究。
背景鏈接:
大慈寺創建于唐,是唐宋時期成都最大佛寺。經歷兵荒馬亂,大慈寺多次毀于兵火。現在所見的大慈寺佛殿,是清順治至同治年間陸續重建的。
對老成都們來說,大慈寺不僅是朝佛祈福的圣地,也是喝茶曬太陽的好地方。大慈寺東廊坊有一個成都歷史最久的“茶館”——大慈寺禪茶堂。而歷史上,大慈寺最有特色和影響的文物是名畫和銅佛。據專家評價:該寺所有畫像“皆一時絕藝”,是一座極其珍貴和罕見的藝術寶庫。(原標題:成都大慈寺挖出雕龍石碑 方丈:證明寺廟歷史地位)
華西都市報記者楊永萍攝影董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