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遺址濕地獲水源補給 履行“申遺”時承諾
2012/11/16 9:36:2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流經世界文化遺產元上都遺址的上都河在斷流20年后重新全線貫通,元上都遺址所在的金蓮川草原得到上游水源補給,從而開始履行“申遺”時提出的“更好地保護元上都遺址周邊濕地生態系統”的承諾。
元上都遺址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正藍旗草原,距今已有740多年的歷史。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于此,1264年在今北京城建立元大都后,確立了兩都巡幸制度。元上都和元大都成為元王朝交替使用的兩個首都,歷經11帝100余年。今年,第36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討論并通過將中國元上都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據了解,流經元上都遺址的上都河是灤河上游的主要支流,也是元上都所在的金蓮川濕地草原地下水的重要補充。但上世紀70年代以后,由于上游河北省沽源縣建設水庫截流,加之干旱影響,導致上都河失去水源補給,水量逐年減少。到上世紀80年代上都河完全斷流,流域范圍地下水位下降,沿途濕地消失。
日前,河北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有關單位召開協調會議,商定在每年5月初至7月底,沽源縣水庫以每秒不少于1立方米的流量,定期向正藍旗金蓮川濕地補水800萬立方米,保證進入正藍旗境內水量不少于500萬立方米。同時,內蒙古正藍旗已累計投入資金近500萬元,疏浚河道80余公里,使斷流多年的上都河全線暢通。(原標題:元上都遺址濕地獲水源補給 履行“申遺”時承諾)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新華網(201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