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出土乾隆年間石碑
日前,北塘古鎮出土一塊字跡清晰、雕刻精美的乾隆年間石碑。昨日,記者跟隨塘沽博物館工作人員一同來到北塘古鎮的建設現場,在原關帝廟舊址的西側,見到了這塊石碑,并見證了石碑“落戶”塘沽博物館的全過程。據了解,這是繼“北塘不食官鹽碑”后,又一塊具有很高歷史價值的石碑。
“當時我們正在為地下停車廠建設工程進行開槽。”石碑的發現人臧兵告訴記者,工程預計要挖6至7米,在進行到5米時,挖掘機碰到了一塊形狀奇特的硬物。“我們原本以為就是一塊普通的‘石頭’,但它的姿勢很怪,斜斜地插在土里。自己意識到這東西一定不一般。”于是,這塊長1.4米,寬0.8米,厚約0.2米的石碑被整塊挖掘上來。
記者看到,青石質的碑面周邊用回形紋飾包圍,碑冠上刻有“萬古流芳”字樣,碑文開頭寫著“關帝廟重修碑記”。碑文落款處“乾隆五十一年次丙午閏七月”的字樣更表明了此碑的年代。“這塊石碑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清晰,實屬難得。”塘沽博物館館員王利告訴記者,“初步鑒定碑文出自恩科舉人王維翰,碑記的出土印證了北塘作為北方文化重地的歷史地位。”
昨日,這塊石碑被運回塘沽博物館,妥善保管起來。下一步,相關專家將對碑文的具體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調查考證。(原標題:天津出土乾隆年間石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