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聞資訊 >> 外省 >> 瀏覽文章

失傳千年宋代吉州窯“天目木葉”技藝現身湖北

2013/5/4 14:39:29 點擊數: 【字體:

  中新社武漢5月3日電 (曹旭峰 朱志宏)失傳千年的宋代吉州窯“天目木葉”技藝,5月3日在湖北美術館“藝脈相承陶藝作品展”上現身。

  “天目木葉”技藝原名“木葉碗”技藝,起源于金兵犯境北宋時。大批北方工匠南逃至江西吉州后,創造了將真實的樹葉置于碗內,經過一千多度高溫燒制的一種工藝。

  至宋末元初,大批日本和尚到臨安西天目山的禪源寺學佛。“木葉碗”技藝燒制作的瓷茶器,深受日本和尚的青睞,傳入日本后將其技藝改稱為“天目木葉”。元初吉州窯消失后,“天目木葉”制作工藝隨之失傳。目前,日本僅有的4只“天目茶盞”古品,被日本博物館當國寶珍藏。

  記者看到,湖北美術學院教授李正文的作品《秋聲》,是由16只黑釉碗排列組成,每只碗的一側內壁上都“烙上”一片金黃色的葉子,葉脈上的“蟲蛀”清晰可見。

  李正文教授介紹說,2000年他帶學生到吉州窯遺址考察時,有學生從當地人手中買到木葉碗的殘片。殘片上紋脈清晰的、臨風飛舞的樹葉令他震撼。由此,他決意重現“天目木葉”技藝。

  10多年來,他進行了一千多次反復試驗,嘗試過近百種的樹葉,最后成功的僅有桑樹、楓樹、桂花樹、菩提樹等10余種樹葉。“這些樹葉的共同點是葉酸含量多,便于樹葉的特殊處理。”李正文說,“天目木葉”技藝對燒制溫度要求非常高,上千攝氏度的高溫處理稍有不慎,樹葉就會化為灰燼,多次的試驗后,成功將溫度確定在了1264攝氏度。

  湖北省收藏家協會陶瓷分會副會長舒章銘認為,失傳千年的“天目木葉”技藝重現,對研究中國一些失傳陶瓷技藝起到很好借鑒作用,同時對研究宋吉州窯歷史,也起到重要推進作用。

  當天,湖北、湖南、江西、上海及安徽等省市陶藝家的近千件作品,參加了陶藝作品展。(原標題:失傳千年宋代吉州窯“天目木葉”技藝現身湖北)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中國新聞網(2013-05-03)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