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主要原因一是它扼守南陽的北大門,地理位置特殊;二是它處在古代許(昌)——南(陽)驛道的關鍵位置。相傳在明清時期,在被諸葛亮用計火燒后的古戰場廢墟上原址重建的博望屯又店鋪林立、商賈云集,不僅是百里之內的商貿中心,而且吸引了千里之外的客商。
有一年的春天,一位來自陜西的岳氏客商來南陽販運綢緞、玉器等商品。頭天晚上把貨物置齊后,第二天早上,他雇用了幾輛馬車沿許(昌)——南(陽)古驛道一路北行。行至博望鎮時,天已過午,由于一路鞍馬勞頓,人困馬乏,急尋一陰涼僻靜之處歇息。遠遠望去,但見寨墻邊有棵柘刺樹盤根錯節、枝葉繁茂,就匆忙趕到樹下停車。老板岳某拿出三尺長的旱煙袋坐地吸煙,一名馬夫將馬鞭掛在樹枝上就地躺下歇息。岳老板見幾個馬夫困睡在草地上,也頓生困意,順手也把旱煙袋掛在樹上。岳老板一覺醒來,但見日已偏西,生怕誤了行程,急忙喚醒馬夫,匆匆上路,而他卻和馬夫一樣,遺忘了掛在樹上的東西。行程中想起這事,可已走過百里之遙,哪還顧得上返回去取?
數日之后,岳老板一行回到了陜西,仍回想起遺失煙袋和馬鞭之事。那日夜晚,他睡夢中遇見一身穿長衫、足蹬云靴、長須過胸、頗具仙風道骨的長者,言稱自己乃博望古柘刺樹的樹神,對他說:“你遺落的馬鞭、煙袋我已收藏,待日后造訪時原物奉還。你明日起床,看你家后花園之內蓮池,可見柘刺樹上煙袋和馬鞭的影子。”
岳老板第二天起床,感覺昨夜之夢甚是稀奇,但也半信半疑。
過了數月,岳家購進的貨物已基本售完,岳老板又帶著仆人、馬夫趕去南陽采購。當行至博望鎮時,岳老板特意帶人拐到當時歇息的古柘刺樹下。眾人不看則已,一看驚人:那桿旱煙袋和馬鞭子仍原模原樣地掛在樹枝上。
岳老板來到南陽之后,又將在博望遇見神樹,煙袋、馬鞭失而復得之事說與商界友人,自此,博望古柘刺樹的神話傳說便在南陽附近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