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很久以前,鳳凰鎮叫太平鎮。鎮上的一棵梧桐樹上,住著一只善良美麗的鳳凰,她用自己的神力保護著太平鎮周圍的百姓們。
有一年,鳳凰忽然發現太平鎮周圍的莊稼苗像禿子的頭發,稀稀拉拉長不起來,就飛上天界,請求玉皇大帝把薄地換成了良田。可是,過了些時候,地里的莊稼苗還是老樣子。鳳凰起疑心,心想這事蹊蹺,非要弄個水落石出不可。
夜里,鳳凰潛伏在一個隱蔽的地方,仔細觀察。半夜時分,只見一頭牛自北向南吃一塊地又一塊地,一會兒功夫,綠油油的莊稼苗就被它吃得只剩下一些茬茬了。鳳凰這才明白,原來是太平鎮北溝的妖牛王在作怪,便把這事告訴給太平鎮周圍的百姓們,并想出來一個懲除妖牛的計策。
這一天夜里,妖牛又照常出來偷吃莊稼了。鳳凰一聲令下,埋伏的群眾高舉火把把牛王圍了起來。剎時,太平鎮周圍猶如白晝一般。妖牛見無路可逃,就瞪著血紅的大眼,頂著它那鋼叉般的角,向人群橫沖直闖。說時遲,那時快,鳳凰象離弦之箭飛向牛王,口吐真火,牛王猝不及防,被燒得東竄西逃。牛王逃哇,逃哇,逃到哪里都是人群。它跑著、跑著,再也跑不動啦,“撲通”一聲,一頭栽倒在地上,翻了翻眼,就到閻王那里報到去了。它的尸骨變成了一座山,后來人們就叫它臥牛山。由于鳳凰口吐真火,元氣大傷,再也飛不起來,就變成了一座山崗,鎮守在臥牛山旁。人們為了紀念鳳凰,就把太平鎮改為鳳凰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