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縣東南唐河岸邊,有個水臺村。村北頭有座鄧禹廟,南頭有座回龍寺。回龍寺后有一段河岸立陡掛崖,時刻都有倒塌的危險。可是也怪,這段陡崖無論河水平時咋沖,漲水時浪子咋打,歷經近兩千年就是不會垮塌。聽老年人說,這還和劉秀討飯訪鄧禹有關系呢?
一天,劉秀被王莽所迫,扮作一個叫花子,一邊逃難,一邊訪賢。他聽說鄧禹能文能武,滿腹經綸,是個難得的人才,就來拜訪。鄧禹有個獨生女,長到18歲還不會說話。他家養的那條大黃狗從來也沒有咬過人。這天中午,鄧禹出外會友不在家,劉秀到了鄧禹家,鄧禹的啞巴閨會說話了,跑到屋里給她媽報信;那條不會咬人的狗一見他就咬了起來。鄧夫人很吃驚,急忙出門察看。一見是個叫花子,就胡亂塞給他一個剩饃,說鄧禹不知哪去了,把他打發走了。
劉秀吃了個沒趣,走出村寨,來到唐河岸邊,想找個陰涼兒歇一歇。這里沒有樹,只有一段陡崖能遮著西照的太陽。他就來到崖下,躺在背陰處歇涼。有個好心人看見了,忙說,“這個地方很危險,陡崖眼看就要垮下來了,你快點離開。”劉秀卻滿不在乎地說:“不要緊,這里永遠不會垮。”這一說不打緊,從此以后這段河岸再也不會垮了。過了一個時辰,鄧禹回來了,聽夫人講那個要飯吃花子來了以后,啞巴閨女也會說話了,不會咬人的狗咬了起來,覺得十分蹊蹺,那人肯定有來頭,忙攆出村子。鄧禹來到河岸上往下一看,那個叫花子正睡在那里打呼嚕呢。只見他四肢張開,頭下枕著討飯棍,這樣看下去不是個“天”字嗎?鄧禹就斷定這個叫花子就是未來的真龍天子劉秀,就忙上前把叫花子叫醒,請回自己家里,好酒好菜招待一頓,聽了劉秀的來意,和他縱論天下大事,劉秀聽了連連點頭。鄧禹和夫人囑托了一番,就和劉秀一塊出山打天下了。后來,人們就在劉秀回身去鄧家的地方修了一座寺廟,里邊塑上劉秀的金身,作為訪鄧禹的紀念,給這座寺廟起名叫“回龍寺”。在鄧禹原來的宅子上建了一座廟,塑了鄧禹的金身,這就是“鄧禹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