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服務全覆蓋
突出“醫”字。2002年舉辦第一屆張仲景醫藥節后,我市成立了中醫管理局,研究制訂了重點中醫?平ㄔO方案。經過10年的發展,全市已建成中醫特色?疲玻秱,縣級以上中醫醫院25家,床位2200多張,市縣鄉三級綜合醫療機構均設有中醫科室,開展了特色診療服務,形成了以市、縣兩級中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中醫管理科為樞紐,村級中醫衛生組織為基礎的覆蓋全市的中醫服務網絡。其中,市中醫院兒科、市張仲景醫院中風科被評為省級重點?疲兄嗅t院兒科還被列入國家重點?平ㄔO單位市中醫院骨傷科、張仲景醫院中風科被確定為省重點中醫?平ㄔO單位。
中醫保健入人心
體現“保”字。中醫保健立足于中醫“治未病”的思想,防重于治,重在養生。我市各有關單位經常性地向社會宣傳中醫藥常識,推廣中醫保健知識方法,廣泛開展中醫養生保健活動。我市的中醫藥保健產品眾多,市場活躍,一些產品已經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社會力量積極投資的旅游養生項目,成為南陽新的生活時尚。傳統民間醫療保健方法,得到挖掘保護和推廣,中醫保健養生逐步深入南陽人的生活。2005年,我市被國家中醫管理局確定為全國農村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工作試點市。2006年9月,我市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命名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市。
中醫教育大發展
強化“教”字。我市的中醫藥教育形成了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在職教育、自學考試等全方位、多方位的教育機構,專業設置齊全。來南陽學習中醫的外國研究生逐年增多,南陽的中醫學者出國講學,聲名遠播。立足仲景學說,突出中醫經典的教學理念,是南陽中醫教育的特色和方向。南陽建起了中醫學的博士后工作站,培養出來的人才遍布全國,很多已經成為中醫骨干。目前,我市擁有南陽理工國醫國藥學院、南陽醫專、河南中醫學院韓國留學生培訓班等中醫藥人才培養的本科、大專、中專三個層次的辦學條件,設置了中醫醫療、中醫護理、中醫骨傷、中藥種植、針灸、推拿等相關專業,年招生5000人。
中藥產業惠百姓
成就“產”字。目前,我市已形成了以中藥企業、保健品企業、中藥材種植基地為基礎的工農相兼、城鄉結合的格局。達到國際標準的中藥企業和達到國家標準的中藥材基地,成為南陽中醫藥產業的骨干。同時,以中藥材的種植帶動農業種植結構調整,以市場效益帶動農民增收,以中成藥生產帶動中醫養生、保健,形成了大產業、大市場、大流通、大格局的南陽中醫產業模式。
南陽盛產中藥材2356種,儲量2.4億公斤,有30多種道地藥材。目前,已建立了以南召辛夷、西峽山茱萸及天麻、桐柏桔梗、方城裕丹參、內鄉黃姜、鎮平杜仲、唐河梔子、鄧州麥冬、社旗板藍根等為主體的十大中藥材科技示范基地。其中,南召辛夷全國市場占有率為70%,西峽等縣的山茱萸全國市場占有率為60%。西峽山茱萸、南召辛夷、方城裕丹參已通過國家原產地認證。山茱萸、辛夷、裕丹參等4個中藥材基地已獲國家GAP認證和原產地保護認證。
依托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一批中藥龍頭企業迅速崛起,涌現出了宛西制藥、福森藥業等中醫藥加工企業11家,年產值近30億元,保健品企業19家,產值15億元。
中醫科研碩果豐
拓展“研”字。我市以仲景學為基礎的中醫藥學術及科學研究呈現出全面發展的良好局面,成立了張仲景研究會、南陽中醫藥學會,出版有《國醫論壇》、《張仲景研究》雜志。近年來,我市中醫藥研究所與中華中醫藥學會、省中醫研究院合作,承擔了《張仲景經典醫學研究》、《張仲景藥用本草研究》等科研項目,收集到近80年間國內外有關張仲景研究文獻3000多篇。先后有《傷寒論微機多功能檢索系統》、“中風膠囊治療中風病的臨床研究”、“毓麟珠加味治療宮寒不孕癥的臨床研究”等360多個項目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出版發行了《張仲景全書》、《張仲景藥用本草》等中醫藥著作近百部。
中醫國粹廣傳承
彰顯“文”字。我市中醫的文化圣地醫圣祠,每年都吸引無數游客及中醫愛好者前來祭拜。連續九屆舉辦張仲景醫藥科技文化節,對于打響仲景品牌,推動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促進南陽社會的進步,產生了重要影響。通過央視等各種媒體,我市推出了仲景文化的影視、戲劇、歌曲、專題片、小說,申報了仲景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創建了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南陽中醫文化的蓬勃發展,對中國中醫事業的發展帶來有益啟發。
同時,作為醫圣故里的南陽人民,永不忘懷醫圣無盡福蔭,永遠不辱醫圣故里形象。歷年來,南陽人民在繼承祖國傳統文化,弘揚張仲景醫藥學術思想,發展中醫藥事業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每年張仲景醫藥科技文化節舉辦期間,***及全國中醫藥界的專家、學者齊集南陽,祭拜醫圣,研討學術,傳承了張仲景醫藥文化,推動了中醫藥事業發展!驹瓨祟}:醫圣”故里:南陽市中醫藥發展十年成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