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野李湖:鄧禹文化助推新農村
2012/4/20 17:37:3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地處南陽盆地的新野縣城郊鄉(xiāng)李湖村獨辟蹊徑,挖掘和弘揚歷史文化資源,打造鄧禹文化品牌,架起了與世界鄧氏后裔交流的橋梁和平臺,豐富了新農村建設內涵,提升了建設品味,彰顯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勃勃生機和無窮生命力。新野縣漢代文化歷史積淀深厚,東漢二十八宿之首的鄧禹在該地歷史長河中具有獨特的深遠影響。城郊鄉(xiāng)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充分利用鄧禹故里這一人文優(yōu)勢,以鄧禹報國愛國思想、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濃厚的故鄉(xiāng)情結、淡泊明志的功名修養(yǎng)為核心,打造屬于自己的文化品牌,提升了新農村建設品味。2007年以來,他們采取跑項目、企業(yè)捐、農戶兌、部門支持等辦法,籌措資金210余萬元,在鄧禹故里李湖村高標準修建了占地16200平方米的鄧禹廣場,該廣場集鄧禹雕像、鄧禹故里碑亭、《鄧姓歸根祭仲華》碑碣、青龍子母闕、鄧禹文化展室和仿古戲樓、老年公寓、便民服務中心、各類休閑健身器材、花帶草坪、新農村書屋、音樂茶社為一體,初步顯示出鳥語花香、流水潺潺、景隨人移、曲徑通幽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成為當地群眾和八方游客休閑娛樂、瞻仰先賢的絕佳去處,極大地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與此同時,他們還廣泛開展了“五星級示范戶”、“整潔之家”、“好婆媳”等一系列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群眾性評選活動,營造了“致富講科學、言行講文明、衣食講衛(wèi)生、辦事講規(guī)范、做人講誠信、相處講和諧”的良好氛圍,弘揚了尊老愛幼、勤勞質樸、愛國愛家、和諧共處的中華傳統(tǒng)美德和良好道德風尚。為做大做強鄧禹文化這一文章,他們相繼完善了基礎設施,美化了鄧禹廣場周邊的環(huán)境。新修村村通水泥路5.8公里,開挖修建石質明渠、下水道3.2公里,新建沼氣池104座,增建公共基礎設施8處。在此基礎上,他們還組織人員編寫了《解讀鄧禹廣場》一書10萬余字,成立了鄧禹文化研究學會,召開了鄧禹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了“讀史書做有志人”的讀書活動,豐富了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深受群眾歡迎。文化搭臺,經貿唱戲。2007年10月15日以來,先后有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6批110余人的鄧氏后裔來此尋根祭祖,洽談經貿合作事項,簽訂了棉紡織產品銷售、手工藝品加工、電視劇合拍等7個意向合同。海內外鄧姓后裔回報桑梓,共建家鄉(xiāng)的情結溢于言表,該地也成了鄧姓尋根地、旅游新村、歷史文化名村和河南省文明單位。【原標題:新野李湖:鄧禹文化助推新農村】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河南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