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此次博覽會上亮相的“寶貝”除翡翠瑪瑙、根雕岫玉、沉香核雕、紫砂陶瓷、書畫奇石外,還包括形態各異的天然水晶。據介紹,水晶在古代稱之為“水玉”,古往今來,被人們譽為世界上最純凈的東西。此外,人們還給珍奇的水晶賦予許多美麗的神話事故,因此水晶工藝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其升值和收藏潛力亦不容忽視。近年來,隨著收藏投資熱的不斷升溫,天然水晶作為一種新型收藏品,逐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隨著水晶制品逐漸走進普通市民的視野,市場上的水晶也就逐漸良莠不齊,甚至一些玻璃制品也以“水晶”的名義出售,讓消費者真假難辨。近日,在山西省金銀珠寶玉石質量協會主辦的盛世玉影珠寶玉器高端品鑒會上,該協會專門邀請被譽為“中國水晶雕刻第一人”的中國玉雕大師仵應汶,就水晶鑒賞、投資、收藏等話題與消費者進行交流,并為消費者現場答疑解惑。在珠寶玉器品鑒會上,仵應汶講了許多關于水晶的知識和趣味故事,并現場展示了自己的傾心之作——— “水晶關公”,其原創的磨砂工藝、行云流水的線條,將作品的莊重與飄逸表達得恰到好處,讓消費者領略到了水晶雕刻的奇妙,提高了現場消費者對水晶的鑒賞能力。
面對各種收藏博覽會,省金銀珠寶玉石質量協會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鑒定水晶首先應注意水晶的純凈度;其次,水晶的各種顏色代表的寓意不同,其價格也有差異。消費者購買時,要看清商家的寶石鑒定證書,并索要發票,以防上當。【原標題:水晶收藏漸熱:想玩得有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