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在省展覽館開展了湖南珠寶玉石收藏工藝品展覽會。5月16日,首屆中國國際礦物寶石博覽會也在長沙會展中心華麗起航。據統計,湖南全省共有3000多家珠寶店,珠寶零售額每年增長率超過20%,繼住房、汽車消費之后,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已成為我省的第三大消費產業。而在展會現場,筆者看到懂行的人面對一塊塊寶石、玉器如數家珍,而外行只能是霧里看花湊個熱鬧。
1 如何識別翡翠A、B、C、D貨?
翡翠,也稱翡翠玉、翠玉、硬玉、緬甸玉,是玉的一種,顏色呈翠綠色(稱之翠)或紅色(稱之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買玉佩、玉手鐲送女友送他*的朋友也一下子多了起來。市場上的翡翠琳瑯滿目,部分還帶著證書,看得人眼花繚亂。不少朋友看久會有疑問:“這些翡翠看來看去差別也不大,為什么價格相差這么多?”
翡翠可分為A、B、C、D四類。所謂A貨是表示除了切磨拋光外,其內部結構未經任何人為加工的天然翡翠;B貨是用強酸把天然翡翠的雜質除去,翡翠結構受到了腐蝕,但其顏色是天然的;C貨質地屬于翡翠,但顏色是假的,是人工染了顏色的; D貨則是用其他玉石或玻璃來冒充翡翠,包括與翡翠外觀相似的玉石和玻璃塑料的仿制品。常常用來冒充翡翠的玉質材質包括:馬來西亞翠玉、南陽獨山玉、青海翠玉、密玉和澳洲綠玉及東陵石等
因為B、C兩種人工“優化”的過程中常常會使用化學元素,雖然外觀更漂亮一些,但長期佩戴反而可能給身體帶來不利影響。
2 幾步教你識別翡翠鑒定證書
不懂得鑒賞翡翠質地的消費者,往往只能依賴鑒定證書。但也有人會問:“鑒定證書也各式各樣,怎么知道哪個證書是真哪個證書是假?”現在有很多證書來自于不具備出具鑒定證書資格的企業單位,甚至就是一張假證書,往往誤導甚至蒙蔽了消費者。
因此,對翡翠缺乏識別知識的消費者,就不得不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學習如何分辨鑒定證書的真偽。好在識別證書比識別翡翠要簡單得多,把握住以下四步一般就不會出錯。
第一步:看檢驗機構,即鑒定證書上的標志。國家對珠寶玉石質量鑒定機構有嚴格的資格認定,國家認證的珠寶玉石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是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依法授權的國家級珠寶玉石專業質檢機構,其出具的珠寶玉石鑒定證書上具有CMA字樣圖案(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的標志)、CAL(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或CNACL(通過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的檢測機構)。一張證書上,只要具備CMA、CAL、CNACL三組字母中的一個就有效。不過現在很多檢測檢驗機構同時具備以上三個標志,具備三個標志所要求的能力和水平更高,因此具有以上三個標志的鑒定證書,就更為保險。
第二步:看檢查鑒定結果,只有是天然 A 貨,才會出具結果為“翡翠”的證書;如果是B貨,在證書的鑒定結果一項會標明“翡翠(處理)”、“翡翠(注膠)”、“翡翠(B貨)”或“翡翠(優化)”;如果是C 貨,會標明“翡翠(染色)”; 如果是D貨,在鑒定證書結果一項中,就不會出現“翡翠”字樣。
第三步:看檢測內容,包括飾品名稱、顏色、凈度、總質量、密度、折射率等項目。如某A貨翡翠的鑒定內容顯示為折射率:1.66;密度:3.33;放大檢測:纖維交織結構;吸收光譜:437nm吸收線;濾色鏡檢查:無反應;光性:集合體;熒光性:無;外觀特征:玻璃光澤。A貨翡翠一般折射率的鑒定結果在1.66,這是翡翠區別其他硬玉的一大定量數據,密度大多在3.33及以上,放大檢測一般是纖維交織晶狀或顆粒狀結構,光譜測試一般的結果都是437nm吸收線。有些染色翡翠在濾色鏡下會變成紅色,有些B貨在注膠后會有熒光反應,或者外觀特征會呈現蠟狀光澤。
第四步:看鑒定者簽名、印章、編號等防偽內容。鑒定證書需兩個鑒定師簽字確認才有效。一個是鑒定者,另一個是審核者;嚴格的印章應該是鋼印,且上面的字體可以清楚辨認;鑒定證書背面有證書的編號,且必須要與實物背面所貼的編號一致。
值得注意的是,證書應該是一一對應的,即一張證書只能證明一件翡翠。雖然有些東西出自一塊原料,外表看起來也很相似,但一件東西做了證書并不能證明整批東西的質量,所以要注意比對證書上的照片與實物,并特別留意證書上的形狀和質量等數據。
此外,權威證書一般都支持網上查詢,消費者既可以上網驗證鑒定證書的真實性,也可以查詢一下鑒定單位的口碑,如果鑒定單位負面消息較多,消費者就要慎重考慮了。彭軍【原標題:睜大眼睛 識別翡翠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