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南陽

中國畫要有中國的藝術境界

2013/4/1 11:23:40 點擊數: 【字體:

 
    關于“境界”我們談得很久了,但是這個整天掛在嘴邊上的詞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它那博大的精神內涵呢?對它的理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這里我談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境界,我認為它是人文精神的最高標準。所謂“境界”,是指人的精神所達到的萬物歸一的無對之境。它是永恒的,老子所謂“得道”是也。得道,人之精神則可立于不敗之地。縱觀歷史,中華民族雖然受到過其他民族文化的沖擊,但是并沒有改變自己的文化精神,而是外來文化被它吸收、改造和消化,歸結其原因,應該和上述的境界有關。

  境界最為關鍵的思想是天人合一。它深深地扎在中國這塊十地上,達到了這個境界,人的精神就進入了自由王國,社會就會安寧。境界所蘊涵的這一文化和精神價值在今天已經受到世界人文學者的普遍重視。現代物理學理論也證明了中國人文精神的高明與偉大,人類精神文明的發展必然是歸一的,早晚歸東方,而不是歸西方。就境界來說,西方思想是“有對”的,而中國是“無對”的。中國人以抱一為天下式,西方則沒有這個“一”的思維方式。中國文化重以不變應萬變,而這里的不變不是絕對的不變,而是“得一”大道上的變化。過去中國文人做過這樣的對聯,上聯是“千山千水千才子”,下聯對道“一天一地一圣人”,顯然后者略高一籌,這是一個境界問題。而這個境界就是被現代人大都不認識的大化之境,它是靠天地萬物育化而成,它應是與眾生同體,合天地成形的大象之境。其大為無限大,上不封頂,下不保底,有才者任意馳騁,尚不能觸其邊角。這個境界可謂正大而光明。

  境界的形成是多維度的,單純的線性或面狀思維都是不可取的。古人云:“物有大而不普小而兼通者。”鏡子再大所映必偏而不能遍,明珠雖小但可鑒包六合。中國人很早就知道圓的價值,大事大圓成,小事小圓轉,好詩每句如珠圓,流美圓轉如彈丸,心靈運行非直線而為圓形,圓象道體,圓者無極而太極也,形之混簡完備者,無過于圓。先哲道體、道妙,亦以圓為像。云從龍、風從虎,圣人作而萬物睹。這是人之大境界,非常人所能及,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甚至為終身所難以企及。達到這個境界靠的是天賦和后學,而在這種看似無終點的賽跑中,人和人的距離很快就會拉開。但是這種差距不是像一些淺薄之土所理解的那樣,總是處心積慮地想翻出與前人不同的新鮮花樣,你往前走,我往后退;你向上看,我朝下瞧;其實這都是比較容易做到的,所謂蔽則新是也。難的是找圓的中心點,不中不正,不正則不大,不大則不久。不能從理論上認識夠、認識到的很少,這仍需要教育,而且是大境界的教育。老子、莊子、孔子、孟子,印度的釋迦牟尼都是具有這種大境界的偉大思想家,他們為世界人民所承認,為世界學者所仰慕。我們現在搞精神文明的畫家卻并不太了解這個情況,由此看到我們當今的境界仍需要充實,我們還不能搞超越,因為我們還沒有達到超越的地步。古人云:盈科而后進,我們還缺乏深入的繼承。

  由于思想境界的淺薄,心境達不到中和平淡,心態得不到自在松弛,心情也自然不會靜下來,也就 必然導致身心不健康,因而不能避免出現火、浮、動的心態,作品自然就會流露出這種情境。浮淺、躁動、刺激、有火氣和縱橫氣的作品是病態的,是短命的,更達不到與眾生同體的永生。

  現在我們看古人,只視表面不看精神,原因是沒有識別精神的能力,我們看到的都是我們知道的,我們內心不知道的自然也看不出問題,就不可能達到中華民族的大境界。這個境界是不能為威武所屈、不能為富貴所淫,不能為貧賤所移的精神世界。

  現在一些畫家的思想處于對現實問題的相互反映和刺激之中,受逼于現實問題之下,現在的潮流是什么,什么容易人選,什么容易獲獎,什么可以賣錢于是就畫什么。也有人看外國人的眼色,討西方人喜歡,別人承認才是對的,這就放棄了最根本的原則,就是自尊和自信。把自己的觀念建立在別人的好惡上,變成了追名逐利和趕時髦的東西,從而成為后殖民時代的犧牲品。更有甚者,不以為恥,反倒認為這是進步,認為這才有世界意義。這是地地道道的洋奴文化和洋奴意識,這同樣是無頭腦、無知識、不成熟的表現。孔子講仁者樂山,重要是因為仁者的思想安于義理,厚重不遷,不會隨便地改變主義。山主靜,水深亦靜;深則靜,淺則流,不安靜深不了,不深也靜不下來。還有一種人很有自信心,但缺乏知識,結果表現為狂妄自大,看不上今人、看不上古人,盲目自我崇拜。又由于多年來都是接受的西方模式的美術教育,所以對自己的祖宗采取的只能是虛無主義態度。人類文明的進步,美術家的精神純化,都需要教育在斷裂的鴻溝上架起橋梁,讓今人真正了解中國人的藝術境界。現在的中國看來不像一個文明古國的繼承者,它看上去是那么幼稚。

  不深入,表面化,或只見物不見人,只畫物不畫我,只畫死不畫生,以科學的思考代替藝術的思考,這些都是當今畫壇的通病。只看到當今物質的發展,電腦、電器的革新,但是看不到人的精神在實質上是深還是淺、是進還是退。現代化不等于文明化,現代科學有許多是不文明的,可以說是野蠻的,如原子彈。民用科技有許多也是害人的,是傷害生物的、破壞生命的。人類大有毀滅地球之勢,這是由于精神價值不受重視或是沒有文明境界所致。人類在朝自毀的方向迅猛發展,并且毫不覺悟,這是很可怕的。現在仍然把發展經濟與發展精神擺錯位置,叫做藝術搭臺,經濟唱戲。當然藝術也可被經濟所用,但經濟不能擺在主導地位,主導地位永遠是在文化精神主導下的物質才能文明。孟子講:“天下有道,大德役小德;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當今世界仍不是誰有真理誰說了算,而是誰有物力、財力、武力誰說了算。

  現代預言家認為用武力的優勢統一不了這個世界,而只能毀滅這個世界。只有以和平的方式、以精神文明才能真正統一這個世界。而在這個世界上能夠使人與人和平相處、人與物和平相處的文明精神,出自東方的中國和印度教。所以我們不能急于創作、急于展覽、急于出畫集、出名。現在的作品大都太表面化了,食而不化的原因是不具備消化對方的能力,而中國古人有之,胃口不好,身心也不健康,物理反應多;動外科手術、東搬西湊,但是氣脈不通,所以作品表現的不是生命,而是死的。自我設計的思維方式盛行,因而社會上搞人體整容的多起來了。求表面好看,不再從內心修煉美了,外在表面再漂亮也會是俗氣滿身。中國人不重表面功夫,講內在,不外露,這是所有偉大精神的共性。

  讓我們為人類精神世界的自由王國而開拓出我們的高深境界吧,也為我們達到無仇無怨、內在充實、寬大無邊的精神狀態而努力學習。【原標題:中國畫要有中國的藝術境界】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 作者:霍春陽 2006年11月17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