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南陽

河南南陽鎮平用文化打磨玉石打造中華玉都

2013/4/15 16:06:53 點擊數: 【字體:


    中原經濟區新聞網11月7日訊  河南日報報道:玉不琢,不成器”。怎么琢,學問大。用文化打磨玉石,鎮平努力從“中國玉雕之鄉”向“中華玉都”轉身,為產業升級找到了新途徑。三產融合順風順水,經濟和社會發展躍上新高度。


  能把“璞玉”的特色優勢變為產業優勢,鎮平成功的關鍵,就在于大力弘揚中國的玉文化,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提升藝術水準,形成產業鏈條,展示河南形象,鑄造獨具地域特色的玉文化品牌,變文化軟實力為發展硬實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文化大省河南,很多縣市和鎮平一樣,文化資源豐富,產業化發展得天獨厚。突出地方特色,優化文化產業布局,發展文化產業集群,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既是建設文化強省之必須,更是科學發展、打造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之要義。

  鎮平,“有美玉于斯”。

  5000年前,鎮平人與玉結緣,開始制玉。從此,在南陽盆地一隅,琢玉之聲綿綿不絕。玉,成就了鎮平“中國玉雕之鄉”美名。

  玉,承載著鎮平人的致富夢想。全縣100萬人口中,近30萬從事玉雕及其相關行業。鎮平薈萃八大系列美玉,涵括十大專業市場,全國50%玉雕掛件、30%玉雕擺件源自這里。玉雕產業年產值超百億元,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鎮平玉的足跡。

  玉,為鎮平增添了諸多榮光。鎮平不產玉,卻琢天下美玉,做天下玉生意,成為國內最大的玉雕加工銷售集散地,創出了“無中生有”經濟現象。世界各地經營玉器的地方,幾乎都能見到鎮平人。

  小“玉”也能成大“器”。在鎮平,玉雕產業是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富民產業,這是我們長期實踐得到的共識。

  鎮平未來的藍圖中,玉仍然是濃墨重彩的“主角”。打造國內最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華玉都”,是鎮平人孜孜以求的宏偉目標。

  堅定不移地做大做強玉雕產業,要求我們必須有更高的站位,用可持續的科學發展理念,冷靜審視繁榮背后的不足和亟待突破的瓶頸:

  品種齊全,但整體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市場規模全國最大,但專業化程度不高;地域性品牌響亮,但缺乏叫響全國的品牌;文化優勢獨特,但挖掘、弘揚不夠,過濃的商業味道遮掩了玉文化的光彩;產業鏈條相對完善,但一些關鍵環節薄弱,人家玉料一打“噴嚏”,我們市場就“感冒”……

  囿于傳統家庭作坊與擺攤經營的加工、銷售模式,我們還面臨著玉雕產業“富民”不“強縣”的尷尬現狀。

  現實呼喚轉變。促產業發展,促轉型提升,鎮平才能插上騰飛的翅膀。

  深入挖掘弘揚玉的文化特質成為大家的共識。中國人將美玉比作君子,把玉看成道德的化身,敬玉、愛玉、賞玉、戴玉。玉文化成為中華文化血脈的重要組成部分,綿延千年不衰。

  思路越來越明晰:加快玉雕產業向玉文化產業的轉變,通過轉型升級,實現民富縣強。

  “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河南省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玉文化產業的發展,承載著太多的關愛與厚望。資源消耗少、產品效益高、無污染、潛力大等產業特點,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的重大機遇,讓我們發展玉文化產業的前景天高地闊。

  我們正通過爭創“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建設國內規模最大的玉產品加工銷售基地,構建中華玉文化研究傳播中心等措施,打造名副其實的“中華玉都”。

    沿著這條路,鎮平在持續的“轉”中探索與實踐。

  在產業升級上“轉”。我們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的專家學者“把脈問診”,高標準制定產業總體規劃;用項目來完善功能、擴大規模、拉長鏈條,謀劃了總投資120億元的70多個重點項目。

  “國際玉城”將產業、文化、生態、旅游融為一體,今年4月晉升為國家4A級景區;“天下玉源”努力打造全國最大的綜合性玉料批發交易中心和玉原石集散地,以突破原料“瓶頸”制約;籌建中的“玉雕工業園”,引導分散的加工戶、點進區入園,動員小作坊戰略結盟,實現產業集聚集群發展。

  在文化弘揚上“轉”。玉文化是中華優秀文化的奇葩。弘揚玉文化不僅是鎮平發展產業、壯大經濟所需,更是落實省委“挖掘文化內涵,提升藝術水準,展示河南形象”要求的使命所系。

  我們成立中華玉文化研究會和獨山玉研究會,承辦南陽玉雕節和寶玉石博覽會,舉辦玉雕精品全國巡展,加大推介大師及其精品力度,舉辦玉文化高峰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傳經授藝。

  在品牌創建上“轉”。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以品牌作支撐。我們通過大力培育“名師、名品、名店、名企”,向品牌要市場、以品牌揚特色、用品牌提內涵。

  叫響鎮平玉雕品牌,離不開一流的設計師、雕刻師。我們通過“內育外引”,由單向師徒傳承向多維培養提升轉變,實施大師創意園、玉雕職教集團等人才平臺項目,培養后備技術人才的同時吸引外地一流人才,打造大師名家云集的玉雕人才高地。目前,我們擁有省級以上工美、雕刻大師148人。

  在管理服務上“轉”。吸引更多天下玉商投資鎮平,加快玉文化產業發展,優質的管理服務、規范的市場建設不可或缺。

  我們成立了玉管委、投資公司和文化演藝公司,在管理、投融資、文化體制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試;對十大專業市場進行功能分工、經營分類,優化資源配置;加強玉器質檢機構的監管,提升售后服務水平;規范經營行為,建立誠信體系。

  伴隨玉雕產業向玉文化產業的“轉身”,鎮平人深刻地認識到,小“玉”能做大文章,小“玉”帶動了大發展。

  時下的玉雕灣終日人潮涌動、游人如織。玉文化產業帶動的旅游、購物、娛樂,讓“試驗區”變成“大景區”。鎮平躋身“全省黃金旅游熱線”,拉動了旅游、物流、金融、房地產等多產業的共生共榮。

  我們利用玉商雄厚資金辦工業,利用寶玉石博覽會和玉雕節引資金,利用“中華玉都”美名招客商,工業因玉添“動力”。如今,縣產業集聚區入駐項目93個,其中超億元項目27個,和玉文化發展實驗區聯袂舞動,相互呼應。

  20多萬玉雕從業農民走出田野,土地加速向種糧大戶流轉,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生產步伐加快,全縣糧食總產“九連增”,連續6年總產在10億斤以上,作為省糧食核心主產區,我們裝滿了豐收的喜悅。

  城鄉統籌步伐逐步加快,新城區、試驗區、產業集聚區和新型農村社區“四區融合”,一個近40平方公里的“豫西南現代化中等城市”呼之欲出。

  因為產業帶動,人口不斷集聚,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順勢而起。全縣首批規劃的22個試點中,有17個以玉產業為支撐,玉雕加工區和新型農村社區實現同步建設,傳統的鄉村有了現代城市的氣息。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雖然前路還長,但只要依托優勢、緊抓特色,我們對民富縣強的明天充滿信心!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2012-11-0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