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至9日,姓氏文化與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研討會在方城召開。副省長張廣智致賀信,省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林憲齋,南陽市市委副書記楊其昌出席會議。
張廣智在賀信中指出,姓氏文化是河南獨具優勢的文化資源,研究、挖掘、利用好河南豐厚的姓氏文化資源,對于打造全球華人根親文化圣地,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推進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省社科院和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希望與會專家學者深入交流,進一步挖掘姓氏文化的豐富內涵,積極探索姓氏文化在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的作用,讓海內外炎黃子孫更多地了解姓氏文化的內容和價值,使包括姓氏文化在內的優勢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傳承久遠。
楊其昌在致辭中說,南陽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產生了積淀深厚的姓氏文化。全市共有753個姓氏,其中源于南陽或望出南陽的姓氏約有210個。自上世紀90年代起,南陽市興起了文化尋根熱,相繼開展了姓氏文化研討、宗親聯誼等活動,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姓氏宗親團體建立了聯系。這次研討會的召開,為南陽文化繁榮發展提供了很好機遇,必將推動南陽市姓氏文化研究邁上新臺階,進一步提升南陽文化軟實力。
林憲齋指出,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是中原經濟區區別于其他主體功能區的一大特點,是國家賦予河南的重大文化使命。下一步,省姓氏文化研究會要以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增強海內外華人凝聚力,實現國家統一為最大目標,理論先行,深入進行姓氏文化的基礎研究,在強化研究的基礎上尋求發展。要從學術上引領,不斷推出扎實的學術成果;要從層次上引領,使姓氏文化研究工作從家譜編寫上升到文化傳承;要從宗親聯誼上引領,增強海內外華人的凝聚力;要使根親文化圣地有項目、有抓手、有成效,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