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干燥樹皮,是中國名貴滋補藥材。具補肝腎、強筋骨、降血壓、安胎等諸多功效。《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杜仲是中國特有藥材,其藥用歷史悠久,在臨床有著廣泛的應用。中國的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屬僅存的孑遺植物,它不僅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而且對于研究被子植物系統演化以及中國植物區系的起源等諸多方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鎮平縣杜仲栽培已有數百年歷史。據歷史資料考查,唐代在距縣城東北25里的菩提寺建寺綠化時,就栽植有杜仲。
杜仲原是野生植物,當人們對它的藥用價值、生長習性有了認識以后,把他們從山地、荒野移栽在庭院及田邊地埂等處時進行管理,杜仲發展速度受到抑制,產量低,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據1983年林業資源調查,全縣僅有杜仲26萬株(墩),年產杜仲1萬公斤。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加大了發展力度,1995年發展到1600多萬株;產量由1萬公斤提高到90多萬公斤,年產值由8萬余元,驟增到現在的3000多萬元。已成為河南省杜仲生產第一縣,并躍入全國杜仲六強縣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