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首任宰相南陽鄧禹
2012/4/20 17:38:0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鄧禹(2-58)東漢開國名將、首任宰相。字仲華,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長于謀略。劉玄更始元年(公元23)跟隨劉秀﹐為其出謀獻策﹐提出“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后漢書.鄧寇列傳》)的方略,并多次舉薦人才,均為劉秀所用。繼隨劉秀鎮壓銅馬等農民起義軍,消滅王郎等割據勢力。建武元年(公元25),鄧禹受命為前將軍,率部擊敗河東都尉,圍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擊敗數萬援軍。六月,被10余萬劉玄軍挫敗后﹐鄧禹乘兵忌息戰之日重整軍隊,扭轉戰局,擊敗劉玄軍,斬河東太守楊寶等,據有河東(今山西西南部)。劉秀稱帝后,封大司徒。隨即進入關中,注意爭取民心,擁眾號稱百萬。后雖數為赤眉軍所敗,但仍為劉秀信用,屢封侯,官至太傅。永平元年卒。
民間傳說,東漢光武帝手下大將鄧禹,晚年辭官隱居念佛。他在大堂正中,塑了佛祖釋迦牟尼像,燒香點燭,誦讀經文。佛祖釋迦牟尼見他誠心 ,特地從西天趕來給他頭燙香洞,保他千年不死。
哪知此事被太上老君知道了,火冒三丈,騎鶴而來,指著鄧禹罵道:“你只管拍釋迦牟尼的馬屁,竟敢不把我太上老君放在眼里,真是狗膽包天!釋迦牟尼保你千年不死,我叫
你立刻就死!”太上老君念念有詞,使鄧禹頭痛欲裂。鄧禹只得求饒,答應蓄長頭發、戴起道冠,把太上老君的塑像放在大堂正中,把釋迦牟尼佛像移到東壁。
此事又被城隍老爺知道了,他坐轎到鄧禹那里,剝下鄧禹身上的道袍,摘去鄧禹頭上的道冠,把鄧禹的頭發吊在梁上,指著鄧禹大罵:“你只對大佛磕頭,不給小佛燒香,今天我要吊死你!”鄧禹只得再次討饒,答應塑一尊城隍老爺像,放在大堂正中,把太上老君像搬到西壁。
大堂里放了三座神像以后,鄧禹每天去燒香念經,但總是有點膽戰心驚。他想,如果玉皇大帝、觀音菩薩、土地公公、閻王老爺以及各種各樣的神仙鬼怪都來找我,都要搶坐正堂,都要我三跪九磕,燒香念佛,那怎么辦?他回想當年伙同云臺二十八將,跟隨劉秀打天下,天不怕,地不怕,不信神仙鬼怪,年年太平無事。現在敬這神敬那仙,反倒遭殃。一氣之下,他揮起木棍,把大堂上的三座神像全都打了個粉碎。他想,敬他們不如敬自己。他請手藝高明的塑像師父,給自己塑了一尊像,放在大堂正中,也不燒香,也不念經,從此居然太平無事了。
這雖然是一則民間傳說,但卻頗富寓意。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會遇到各方“神仙鬼怪”要你“燒香磕頭”之事,究竟怎么辦?鄧禹敬神的故事倒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啟發之一:當初鄧禹帶兵打仗時天不怕地不怕,為什么?因為他不信神仙鬼怪,他勇氣十足,勇往直前。所以做人辦事都要有一股正氣、勇氣,那么邪氣就無法侵犯你。
啟發之二:鄧禹在晚年辭官隱居念佛,才弄出那些麻煩事來,如果他保持當年打仗時的一股勁,這些麻煩事就沒有了。所以,人雖老,但思想不能老,保持革命朝氣,這是避免各種不必要的麻煩的好方法。【原標題:東漢首任宰相南陽鄧禹】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旅游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