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檔案<<<
李瑩,北京中盛華基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
當上中原工學院演講與口才協會會長,她只費了一場演講的功夫;從普通銷售到分公司副總,她僅僅奮斗了一年。
當主持,做演講,做第三方支付,與銀行談合作,到最終自己創業,她幾乎每一步都跑在同齡人之前,每一步都被追光燈聚焦。
“我在私企工作的兩年,相當于別人工作的五年。”她笑著告訴記者,那時候別人都稱她為“拼命三娘”。
在記者拍照的時候,她大方自然,面帶微笑,主動要求記者把身后的國畫拍進去。拍完后仔細回看自己每一個表情,還建議記者換個角度多拍幾張。
有男人般的膽識,又有女人的細膩。幾個小時接觸下來,你能感覺力與美在她身上糅合成一種獨特的性情。
她就是北京中盛華基文化有限公司的總經理李瑩。
性格決定命運
1986年,李瑩出生于一個經商世家。
解放時期因做生意大起大落好幾次的爺爺,怕兒子受苦,不讓他外出闖蕩。作為長女的李瑩一出生就自覺繼承了父親無法完成的夢想。姑姑定居洛陽后,得到父母默許的她很順利地考入了洛陽礦山廠(中信重機)中學,離開故鄉南陽,開始了獨自求學的生涯。
剛開始,作為一個農村孩子的她備受班里孩子嘲笑。
很多事她現在不愿想起,一旦提到,還是忍不住濕了眼眶。“我沒學過英語,但考了九十六分,一個只考了九十二分的本地女孩不高興了,當著老師的面質疑我,說話相當難聽。那天晚上,我偷偷地躲在被子里哭了好久。”
從小沒服過輸的她痛下決心,暗暗努力學習,并且剪短了頭發,要像個男孩子一樣,不讓任何人欺負她。
這是一個孩子青春期最強烈的自尊危機。但正是在這種困境中,她慢慢丟棄了小女孩的嬌貴,磨礪出堅強、獨立的性格。
老師們倒是很喜歡她的認真和乖巧,推選她當班干部。她不會想到,正是長期的干部生涯鍛煉了她的領導力和組織力,培養了她經營一份事業應有的魄力和膽識。
她告訴記者,當時不太喜歡讀愛情小說,倒是愛翻類似《人性的弱點》、《方與圓》、《哈佛女孩劉亦婷》這樣勵志處世的書。
性格決定命運。
2005年,她考入了中原工學院播音主持專業。“剛入學,我看到一個橫幅寫著‘演講決定命運,口才影響人生',內心受到了很大震動。后來社團招新的時候就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演講與口才協會。”
這份工作她做得相當風光。第一個女社長,第一個把80人的協會做到200人的超大社團,第一次在社團表彰大會上打敗眾多男干部獲得了四個獎杯。
經過組織四校聯誼辯論賽,還有持續主持近一年的“中工講壇”校園訪談欄目,她儼然成為了中原工學院的風云人物。“當時我們的活動很多,每次結束我都要做演講,即興演講大都是那時練的。”她語氣輕松。
這些成功并不是偶然。只是她已經把對自己的嚴格要求當成了習慣。
為了打好專業基本功,每天早上她都堅持練聲,晚上她還會打兩個小時左右的羽毛球,增強肺活量。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她的體會最深。
如今,長期練功和演講鍛煉的氣質,與人交流的親和力都成為她的獨特魅力。這種魅力代表著別人對她的認可。 2007年-2008年,中原工學院承辦了全省范圍內的大學生“誠信校園行”辯論大賽,她被選中擔任辯論賽主席。
一百場活動下來,她成長很快,最后一場總決賽現場直播,她短信通知家人收看,從來不回短信的父親發來一句信息“女兒,你是最棒的,加油!”
“收到短信的許久我的淚水在眼眶一直打轉,從那以后我開始思考,其實孩子給予父母最大的回報就是獲得榮譽,我要努力讓他們為自己驕傲。”她如此感慨。
2008年末,又逢河南電視臺舉辦大學生雙語口語大賽,她獲得了漢語組特等獎,還獲得了一個去電視臺工作的機會。在臺里,領導很重視她,讓她參與策劃并跟進了當時滎陽市舉辦的“楚河漢界象棋大賽”.
談到為什么沒有留在人人羨慕的電視臺工作,她似乎有難以言表的無奈和不舍,2009年的省臺播音員主持人選拔大賽落選是她心里難以割舍的悲傷,也成為了她日后追逐事業成功的動力。
“我最喜歡的話是,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還有一句是,笑到最后,才能笑到最好。”
不放過每一個鍛煉的機會,把每份工作都當作事業來做,這就是她骨子里的夢想與堅持。
格局決定結局
創辦北京中盛華基文化有限公司,用李瑩的話說,是水到渠成的事。
因為能說會道,筆桿子又好,畢業后她被留在一家做第三方支付的創業型公司。由于公司也是剛剛進入河南開拓市場,敢用人,她年紀不大,也敢拼,不到一年,她就簽下了很多其他同事都啃不動的商戶,并談下了與銀行、銀聯的戰略合作,做到了分公司副總。
這年她僅僅24歲。
“當時剛去的時候對金融一竅不通,只能很努力地從頭學起。”她告訴記者,“那時也沒錢送禮什么的,就憑著真誠和執著去打動客戶。辛苦到什么地步?大年二十九我還在和銀聯談合作。”
她的這份合同是他們公司簽下的第一份和銀聯合作的合同,很給河南分公司長臉,在全國分公司都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也是因為這件事,董事長親自當著各大分公司老總的面表揚了她,調她到北京、山東、廣西等分公司給新老員工培訓。“對于第三方支付行業和銀聯、銀行的相關業務知識,當時我鉆研得確實很深,因為你不是專業人才,所以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去學習和掌握。”
不服輸的干勁和對機會的把握讓她的事業駛入了快車道。
當時她的工資已經漲到了八千。
“但我心里一直在猶豫,因為這樣離我的夢想越來越遠了,我還是想做電視,想做主持人。”
更大的機遇和挑戰沒有讓她考慮過多,一陣短暫的休息后,她先去了深圳總部,又被派到廣西分公司管理相關事宜。當時,當地的經銷商對公司的負面情緒已經積累了很多了,她一個小姑娘只身一人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情勢對她很不利。
為了安撫他們,從來不沾酒的她一晚上硬撐著喝下來十一瓶啤酒。
情況暫時穩住,但她心里明白這畢竟治標不治本,當初公司給他們的承諾都沒有兌現。“我們當時做的事戰線很龐大,但最終沒有做成,這跟領導者的格局和心胸有關。”
她也曾誠懇地跟領導溝通過這件事,但沒有任何結果。
經過艱難地判斷和抉擇,她毅然辭職,從深圳總部回到了鄭州。
“那天辭職后,我回到辦公室大哭了一場。兩年來我付出了多少心血啊。我是真心把它當我的事業在做。”她嘆了口氣。
她的堅持和努力與整個企業的下滑趨勢對抗,顯然九牛一毛。只手無法扭轉乾坤。
回到鄭州后,她沒有跟任何一個朋友說。在朋友眼中,她從來都是樂觀、自信、陽光。她不想讓負能量傷害任何人。
后來她也進過人民網,在體制內工作過一段,但總是感覺放不開手腳。
讓她感到欣慰的是,2009年認識的朋友構想把金融和媒體結合起來,力邀她一起創業。創業伙伴是彼此信任的朋友,事業也能讓她發揮優勢,放開手腳,離夢想近了一步。
這對她來說,就是動力。
“楊瀾是我的偶像,也是我的目標。”她說得很真誠,也很堅定。
她認為,企業的文化對于企業來說很重要,它直接反映了一個企業家的格局。記者聊到了自己的疑惑,不知道“中盛華基”是何意。她指了指身后的字畫,蒼勁的書法赫然寫著:立天地之中,助文化鼎盛,展藍海風華,筑誠信根基。
這是一個宏大的愿景,也是一個企業家應有的胸懷。
談到商業道德問題時,她很有感觸,反復提到“厚德載物”這四個字。“因為我的很多合作者是同學或者朋友,我們在一起談合作的時候,要做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坦誠相待。因為不管再好的朋友,合作之后都會存在利益爭執,所以一定要把規矩先定好,讓分配有規則可以遵循。”
公司的員工被她視為創業路上一塊奮斗的伙伴。她坦然告訴每個人,有什么就給什么,不會對他們許諾太多,但是條件允許的,會竭盡所能幫他們做到。
這就是李瑩。一個只憑良心做事,從不虛張聲勢的性情中人。
如今,他們企業的銀行媒體渠道已經成功覆蓋河南省境內所有建設銀行營業網點,總計698個,鋪設了近1000塊新一代高清液晶電視屏幕。到目前為止,她自信地告訴記者,同行業中他們是唯一一家能夠實現企業與建設銀行全體用戶零距離互動營銷的傳播渠道。
談到未來的規劃,她稱他們現在的模式也沒有前車可以借鑒,只能摸著石頭過河,邊走邊探索。但一旦堅持下去,就不會輕易放棄。
還是那句話,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