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麥河的由來
2012/4/25 9:29:1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出葉縣縣城向南10公里,再向西南20公里,穿過常村街,朝西北方向溯漂麥河而上3公里,有一個叫石門口的小山村。如今這里已修建起了一座水庫。水庫很小,倒是很精致。站在堤壩上,向水庫的方向看去,是一片相對平坦的開闊地,三面環山,叢林茂密,天上的白云,周圍的青山,都倒映在碧綠的水庫里,山與水在這里渾然成為一體。再加上山腳下的農家,真是一幅絕美的中國山水畫。這里也就是被該縣清光緒年間《葉縣志》譽為八大景之一的“石門嘉遁”處。
石門嘉遁,嘉遁者,嘉通佳,美好也,上乘之意;遁,隱逃躲避也。通俗地講,意為石門這個地方是隱居、休閑的絕好去處。
東漢名儒高文通是最早發現并居住在這里的人,在那個亂世里,他一生就生活在這個地方,過著專心讀書、傳道授業、修身養性的生活。據《后漢書·逸民列傳》載,“高鳳,字文通,南陽葉人也。少為書生,家以農畝為業,而專精誦讀,晝夜不息。妻嘗之田,曝麥于庭,令鳳護雞。時天暴雨,而鳳持竿誦經,不覺潦水流麥。妻還怪問,鳳方悟之。其后遂為名儒,乃教授于西唐山中。鄰里有爭財者,持兵而斗,鳳往解之,不已,乃脫巾叩頭,固請曰:‘仁義遜讓,奈何棄之!’于是爭者懷感,投兵謝罪。鳳年老,執志不倦,名聲著聞。太守連召請,不應為吏。隱身漁釣,終于家。”他家門前的小河也因此被村民們叫做“漂麥河”。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