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歷史傳說 >> 民間故事 >> 瀏覽平頂山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毛張村的故事

2013/3/28 9:30:10 點擊數: 【字體:


    毛張村人的祖先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徙而來,毛、張兩個家族以村中一棵古樹為界,毛姓居東。隨著兩姓人家的繁衍生息,居東的毛姓人形成毛莊,張姓人家形成了張莊。到了明末清初,盜匪猖獗,兩村人都時常受到侵擾。在兩姓族長的倡議下,曾在嵩山少林寺當過幾年俗家弟子的張老大領頭組建了民團。兩村青壯年人農忙干活,農閑練武,不論寒冬酷暑、風霜雪雨,他們在田野里、打麥場上拳打腳踢,你來我往練個不停。慢慢地,兩莊各家各戶都有刀槍劍棍等兵器,男女老少都會幾套拳腳功夫。就這樣武術在這里代代相傳,成了村里年輕人的必修課。當時有句俗語“喝了毛張水,都會翹翹腿”,兩莊成了遠近聞名的武術之村,盜匪避而遠之,兩族人和睦相處,親如一家,過著太平無事的生活。

    到了清朝咸豐年間,許多農民貧困,張、毛兩姓人也受盡了官府和地主的壓榨。當時,河南境內捻軍揭竿而起,聽說義軍殺富濟貧、分田分糧,是為老百姓打天下,老百姓無比向往。同治三年(1864年),當威震清庭的豫南捻軍張宗禹部攻打葉縣縣城途經仙臺時,莊上的年輕人靠著一身好武藝,大都跑去參加了義軍。他們在捻軍中出生入死,轉戰南北,屢建奇功,有的還在捻軍中當了將領。

    悲劇是從義軍失敗開始的。由于清政府的殘酷鎮壓,義軍作戰失利,當時參加捻軍的將士大都浴血疆場,回到故里的只有兩個毛姓傷兵。河南巡撫對兩莊農民參加捻軍早有耳聞,但無憑無據也無可奈何,當聞聽有毛姓義軍將士回家,便密令駐守葉縣的清軍夜間以搜查亂匪為名,將毛莊“藏匪的亂民”斬盡殺絕。是夜,毛莊人倉促應戰,拼殺的結果,只有少數幾個人逃了出來。清軍殺完人之后,又一把火燒了整個毛莊。風高火旺,幾十戶人家的房屋片刻間成了一片火海,大火整整燒了一夜。黎明,毛莊斷壁殘垣,尸體遍地。幾個幸存者在張莊人的幫助下隱姓埋名外逃,從此再沒回來。也許他們又去參加了別的義軍,也許是漂泊在外,葉落異鄉。

    雖然,毛姓再無后人,毛莊也變成了一片荒野,但張姓人的祖先為了紀念世代為鄰的毛莊人,紀念戰死沙場的兩姓將士,自此把張莊改叫毛張莊。現在,毛張村農民在耕耘村東那塊肥沃的黃土地時,還會不時翻出一些古老的爛磚碎瓦,那就是毛莊曾經存在的見證。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
0
下一條:九頭崖的故事上一條:季寨的故事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