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平頂山地理 >> 瀏覽平頂山

水經注:妙意縱橫話白溝

2013/11/12 10:06:51 點擊數: 【字體:


    和王村隔嶺而居的白溝,也屬魯山縣庫區鄉,全村1800多口人,大多人家都姓李。相傳明代從山西洪洞縣遷來時,山上有樹,溝里有水,卻不見人煙,盡是石灰窯,白茫茫的,就取名白溝。據李姓家譜記述,祖上與李鴻章同屬一脈,因恨李鴻章是賣國奸臣,就發誓永不跟他來往。別看這一帶嶺溝清深、人居山野,卻不閉塞。歷朝歷代,官馬驛道傍河走,駝隊馬幫往還不絕。更有騷人俠士如酈道元、梅堯臣、元次山、徐玉諾者,肩書荷劍,行商洛,走湖廣,來來往往就將這里與浩大的人世連通一氣,地不偏山也不遠了。

    翻開歷史,沙河與蕩澤河交相沖蕩,在群山回環的間隙沖積出一馬平川的良田沃土,這里古來就是人類棲息的家園。兩河交匯處的邱公城,摞起仰韶、龍山、漢代三層文化遺址。自打人類聚居,燒黃泥成彩陶,喂豬狗,養蠶桑,千行百業到而今,浩浩蕩蕩數千年,一河兩岸留下了多少清澈的思想、精絕的技藝、美麗的傳說。

    昭平臺水庫大壩合龍前夕,邱公城是座高大的土丘。土丘上有200多畝莊稼地,還有一座十來畝大的廟院廢墟。殘墻斷瓦散亂秋風長草里,看不透悠悠日月幾許深長。過邱公城北行約一公里,與之隔蕩澤河相望的就是耿集鎮了。鎮子建于何年無可考,1950年前后還繁華一方。主街東西一公里多,還有兩條小街與之并行,兩道南北街與之交叉,聚居著幾千口人。民國時,這里就設過鎮政府,新中國成立后一直是區政府、鄉政府所在地。當年下湯還是隔日集,耿集卻是天天集,方圓十幾里的人,小買小賣都到鎮里來。一街兩行布店、鹽店、雜貨店、絲綢店,一間挨一間。到年節,推車的,擔擔的,湯湯如流水。絲綢商、藥材商、錢莊老板也云集于此。每到吃飯,家家飯館、小吃店熱氣蒸騰,吃客盈門。1959年6月,昭平臺水庫建成,鎮上居民遷移別處,古鎮遂沒入水下。

    白溝行政村的季節水溝,溪源在石門溝自然村,石門溝組與常莊組之間建有小水庫。水面500米長、400米寬,深約七八米。壩下有飲水井,供足100多人吃用。從壩下到昭平臺水庫2.5公里,不到汛期無明水。溝中有五六眼水井,引潛水供300多口人吃用。在張莊組與常莊組之間,相距200米有兩眼古井,石壁石臺,不知何人所鑿。水面離地三四米,至今仍供160多口人吃水。汛期水漲,下面那口井會被漫住,上面這眼一般淹不住。

    右岸銀洞嶺,因南坡有前人留下的礦洞而得名。洞口直徑約1.5米,進去豁然空闊,抬頭上望,高有4米,寬約5米。往里走十來米,洞變窄,只剩兩米來寬,又十來米就不通了。銀洞嶺又名鳳凰單展翅,右發一嶺,短促不成景。左發一嶺,名筆架山。嶺脊怪石一拉溜排起50多米,如同巨獸呲向天空的獠牙。打頭的石柱高約10米,豎直向藍天,頂端一側半圓,挑成個弧角,似人工設計一般。與之相對的石柱敦實得多,高約五六米,一副愣頭愣腦的憨相。遠遠望去,兩柱成一天然石門。天高氣清之日,站在陳莊的臺地上自石門望過去,近前碧水平鋪,向遠群山層疊妙意縱橫。

    離筆架山不遠,樹木蒼蒼不見石頭的就是條山嶺了。筆架山與條山嶺之間,庫水碧漣漣,有兩朵巖石亭亭照影,相依相偎,即聞名遐邇的姑嫂石。相傳,在早的時候,這里有戶人家,夫婦倆守著一雙兒女,日子倒也和睦。兒媳娶進門后,婆婆惡性陡起,百般虐待。她讓兒媳擔水,水缸整天都得是滿的。她還找人做一副尖底桶,讓兒媳婦路上不得歇肩。婆婆怕兒子心疼媳婦而替她擔水,就讓兒子出外做生意。善良的妹妹心疼嫂子,去嫂子擔水的路上挖坑,讓嫂子擱桶。婆婆知道后,又把兒媳好一頓毒打。有一天,忍氣吞聲的兒媳又去擔水,中途遇到龍王化成的白胡子老翁。老人從馬上跳下來,說:“我的馬渴了,能不能飲點水?”她就停住腳,把桶送到馬唇邊。馬把水全喝了,她拐回去再挑。往返三趟,無一句怨言。龍王感念她心腸好,就把手中的馬鞭送給她,說:你只要把馬鞭放在水缸里,水少時往上提提,缸就滿了。惡婆婆不見兒媳擔水,水缸卻一直滿滿的,她就設計讓兒媳回娘家,好探個究竟。惡婆婆看見馬鞭,抽出來就要扔掉,這一抽不當緊,水缸變成了噴泉,涌冒不止。小姑趕緊去叫嫂子,二人協力,用鎮水石壓住水頭。可為時已晚,房屋田地已被沖得七零八落,公公淹死掛在了金山環的大樹上,金山環因之又叫掛爺山。惡婆婆被沖到沙河南岸,尸體被野狗撕吃。翌年,狗吃惡婆婆的地方長出一棵樹,有風無風它都枝條亂舞,活脫一個發瘋的惡婦。后來建村,就叫婆娑村。

    這是被改編過的版本。據白溝行政村王村組70歲的村民張斌講,按早年的說法,水缸里的鞭子是被公公無意間發現的。他見鞭子泡得白脹,顯臟,就拔出來扔了,沒料到引出一場滔天大水。姑嫂二人為了逼退洪水,攜手并肩在鎮水石上站成了石頭。后人為了紀念她們,就在化身為石的姑嫂之間建了一座小廟,塑像祭祀。年年農歷二月十五都有廟會,相沿至今。(曲令敏)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平頂山日報 2009-11-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