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寶豐“馬街書會”現場 張玉峰 攝
“一天能看千臺戲,三天勝讀萬卷書。”2月22日上午,“2013年中國·寶豐馬街書會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曲藝展演”在河南省寶豐縣楊莊鎮馬街村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1500多名說唱藝人齊聚一堂,天作幕,地為臺,河南墜子、徐州琴書、京東大鼓、西河大鼓、三弦書等曲種盡顯各自的魅力。
“馬街書會”俗謂“十三馬街會”,起源于元朝延祐年間,迄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每年農歷正月十三在寶豐縣馬街村舉行。這一天,來自全國各地成百上千名曲藝藝人負鼓攜琴,匯集馬街,或一二結伴,或三五為組,在河坡處、山崗上、麥地里、小路旁擺下陣式,扎起攤子,打起簡板,拉起琴弦,開始說唱。據記載,清初參加“馬街書會”的人數有2700多人,發展至今已達數十萬人。2006年,“馬街書會”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