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文廟(學宮)又稱黌學,是古時童生、秀才們學習、聚會的地方。它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市區中部,創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現建筑多為清代重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院南北長330米,東西寬約50米,中軸線自南而北有大門坊、大成坊、大成殿、啟圣宮。兩側配明宦祠、鄉賢祠。另有明倫堂。其中,大成殿建在1.5米高磚臺上,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廡殿頂,覆綠筒瓦。正脊飾浮雕彩龍,中間置獅子馱寶瓶,兩端置配劍大龍吻。重脊有獨角獸及獅子,角端置力士、龍頭。殿前有方形大月臺。據《正德汝州志》記載:汝州學宮學基在元朝忠襄王祠堂,明洪武三年改建為學宮,后于明永樂十四年重修。明崇禎二年和民國五年學宮兩次被毀,“殿廡滲漏……墻壁多頹”。20世紀80年代以來,文物部門投資了50萬元進行整修,重修了明倫堂、名官祠、鄉賢祠,收藏有汝瓷、汝石、汝貼等各種文物20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