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起伏的八百里伏牛山,孕育了萬千美妙絕倫的景觀。位于魯山縣堯山鎮的龍潭峽,以其聞名中原的通天瀑,被譽為“伏牛水魂”。
陽春三月,暖意融融,邀上幾友,游了一遭龍潭峽。出魯山縣城,沿魯石公路,行66公里就到了龍潭峽。據導游介紹,龍潭峽森林覆蓋面積90%以上,景區面積30平方公里,以溪、林、峰、洞、瀑、潭、石、果吸引了無數游客。河南電視臺曾以這里為外景拍過好幾部電視劇。雖值初春,但這里已是滿山競相怒放的各類鮮花。黃澄澄、亮閃閃的芋肉花,紅白相間的辛夷花,雪白雪白的杏花,粉紅粉紅的桃花,爭奇斗艷,各領風騷,寬大的峽谷內,花香醉人。據導游講,再過一段時間,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盛開之時,龍潭峽就成了花的海洋,一簇簇,一片片,紅彤彤的杜鵑花耀人眼目,分外妖嬈。我想,杜鵑花盛開時,一定再來龍潭峽,觀賞美景,一飽眼福。
伴著潺潺流水,我們順峽谷而上,走不多遠,就來到了龍女潭。只見銀瀑直瀉,激起雪白的浪花。據導游介紹,龍潭峽名字的由來就在這個潭。相傳,古時候,天庭8個龍女耐不住寂寞,經常悄悄下凡到這個潭洗澡嬉戲,玩得非常開心。她們擔心洗澡時被別人發現,就找來犀牛為她們望風。我們在潭的下邊,果然看到一塊形似臥牛的巨石。有年盛夏夜晚,8位龍女又一次來到這里,洗玉肌,打水仗,盡情玩耍,犀牛照例在下邊為她們站崗。誰知,8位龍女越玩越高興,竟忘了歸天的時間,突然,雄雞高唱,東方發白,8位龍女歸天不及,只好印在了潭邊的青石上。現在,這塊碩大的青石上還能依稀看到龍女長袖揮舞的模樣。犀牛也老老實實地在老地方化作巨石了。這個神話故事,給龍潭峽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
邊走邊聽故事,使我們忘了疲勞,沿著潭邊的棧道,繼續攀石扶藤往上走。穿過茂密的樹林,欣賞著潺潺流水,不知不覺來到了通天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通天瀑果然名不虛傳。通天瀑高達百米,寬約十幾米,似一匹白綢,從天而落,隆隆作響,震耳欲聾,煞是壯觀。在這里,你才真正體會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含義。據導游介紹,去冬,這里形成了罕見的冰掛,從上到下凝成一塊冰,晶瑩剔透,十分好看,不少人冒著風雪專程來此看冰掛。人們稱龍潭峽為伏牛山的水魂,其緣由大概就在此。
登天梯,上天井,觀奇石,賞清潭,看了一個又一個美景,聽了一個又一個神奇的故事,用一個字來形容:美。中午坐在農家院,吃著原汁原味的烙饃、玉米糝,那味道還是一個字:美。
臨別時,我想大自然造化的龍潭峽,真是塊風水寶地,到此轉轉、看看,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