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平頂山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平頂山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冬日探訪墨子故里(2)

2013/11/16 15:26:53 點擊數: 【字體:

  

  墨姓后來分為相里氏、相夫氏和鄧陵氏三支。在墨子的出生地——魯山縣堯山鎮西竹園村,有一長十里的相家溝,墨子后裔、84歲的老人相國廣一家祖祖輩輩就居住在這里。相國廣弟兄五個,他是老三。1943年,相國廣被國民黨抓壯丁去了鄢陵,不愿打仗的他偷偷地跑了回來。接著,他的四弟相國安也被國民黨軍隊抓走了。相國廣老人說:“我的老祖先在兩千多年前就宣傳和平,可直到現在,咋還總是有人想打仗呢?”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發生在上世紀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據統計,戰爭期間,世界各國的傷亡達9000萬人以上,社會生產力遭到了巨大破壞。為抗擊日本侵略者,中國軍民進行了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傷亡3500多萬人,經濟損失5000億美元。

  到墨子像前拜謁這位先哲那天是12月13日,恰是南京大屠殺65周年紀念日。65年前的這一天,日本侵略軍攻入南京后瘋狂屠城,30萬中國人慘遭殺戮。記者的腦海里一邊閃現著墨子為推行兼愛思想而忙碌的身影,一邊閃現著戰爭中血腥殺戮的場景,真是感慨萬千。

  和平友愛是人們永恒的追求,可幾千年來,世上哪一天沒有戰爭的陰影?哪一天沒有暴力事件發生?就在記者采訪墨子故里和撰寫這篇稿件之時,不幸的消息在報紙上電視里不斷傳來:東帝汶發生騷亂,5人死亡,該國進入緊急狀態;馬其頓駐卡拉奇領事館發生爆炸,3人死亡;印尼一麥當勞餐廳和一汽車展廳發生連環爆炸;“倒薩”戰爭已經箭在弦上,美國稱,如果遭到生化武器襲擊,將動用核武器……

  凝望墨子,記者心中涌起一陣陣悲涼——從墨子的時代到現在,已有兩千多年了,但仇恨和暴力仍然在這個世界上肆虐,墨子的理想仍遠遠沒有實現,相國廣老人那句大惑不解的話又在我的耳邊響起:“我的老祖先在兩千多年前就宣傳和平,可直到現在,咋還總是有人想打仗呢?”

  魯山縣熊背鄉熊背村有一處黑隱寺遺址。據說墨子晚年就隱居在這里。為了不被別人發現,隱居時墨子改姓黑,這就是黑隱寺的由來。

  如今的黑隱寺遺址一片荒涼,已經看不出一點墨子隱居的痕跡。歲月的巨手好像可以隨意抹去任何東西,偉大如墨子看來也對此無能為力。

  不過正因為荒涼,才更容易引發人的思古之幽情。站在這里思慕先賢,但覺天地悠悠,世事如夢,兩千多年前的墨子仿佛近在眼前,又仿佛遙遠得不見蹤影。

  “成義堂”、仁義莊、張國通……墨子的精神代代相傳

  對于墨子,當地人表達敬意和紀念的方式之一就是為這位先祖立一座像,讓他永遠護佑著家鄉。同時,墨子的精神也在他的故鄉一代代傳承下來。

  魯山縣的張新河、郭成智、鄭建丕、張懷發、張九順、陳金展等人都是從事墨子研究的學者。多年來,他們行程1萬多公里,查閱典籍數百種,拜訪學者百余人,訪問群眾無數。據他們考證,自古以來,魯山一帶就活躍著兩個民間組織:“成義堂”和“堂匠班”。直到上世紀初,這兩個民間組織都還存在。

  “成義堂”在民間又稱“善書堂”,也有人稱之為“念善書的”。“成義堂”非僧非道,既不敬神,也不立廟,只尊墨子。他們勸善禁惡,濟世救眾。每逢廟會,他們就搭起篷來,給人們誦讀“善經”。群眾把“成義堂”的人都稱為善人。據初步調查,新中國成立后在世的“善人”,有魯山縣馬樓鄉黃土郎溝村的王實先生,張良鎮楊莊村的張五先生,磙子營鄉肖河村的王思彬先生,瀼河鄉的趙喜先生、李小旦先生以及趙村鄉的辛加功先生等。

  “堂匠班”實際是一個互助合作的勞動組織,它由各種工匠組成,每個班10人、20人不等。“堂匠班”專門幫助貧窮人家建房蓋屋,修渠壘堰。原“堂匠班”成員、魯山縣讓河鄉黑石頭村九旬老人楊清海回憶說,“堂匠班”是墨家為“兼愛”和“行義”而組織起來的勞動匠人的班子。

  在魯山縣,有一個受墨子精神影響很大的村子,叫仁義莊。

  仁義莊原坐落在今天的魯山縣庫區鄉,距墨子著經的地方(今有著經閣遺址)約1公里。相傳墨子為撰寫經書常到附近群眾中訪查。群眾因受墨子仁愛思想的影響,人人為善,義舉成風。有個外鄉人來此逃荒避亂,開荒時挖出不少銀子。他拿著銀子尋找失主,可全村竟無一人說這銀子是自己的。這個村莊因而得名仁義莊。

  我認識一位墨子精神的現代繼承者,名叫張國通。他是平頂山賓館的工會主席,同時還是一位攝影家。多年來,他一直在進行著一項艱苦的工作——調查日本侵華戰爭中的河南受害者。

  1944年5月9日,侵華日軍步兵226聯隊二大隊從魯山出發,向北掃蕩。5月10日,日軍包圍了寶豐縣觀音堂村,殺害300多人,燒毀房屋數百間。張國通說,記錄下這些血淋淋的場面,是為了控訴戰爭的罪惡,提醒人們珍愛和平。

  從1995年起,張國通就致力于中日戰爭遺留問題的調查,參與了“花岡事件”在日本訴訟活動的全程跟蹤拍攝,出版了大型畫冊《花岡事件》。此后,他又8次赴日本,就中國勞工問題、受害婦女問題、731細菌戰、南京大屠殺等進行調查。經過艱苦的工作,他的《昭示戰爭親歷揭露日軍暴行》攝影展在北京展出。一方面,調查工作困難重重,十分辛苦;另一方面,張國通東奔西走都是自掏腰包,經濟上的付出也相當大。有單位要資助他,他卻婉言謝絕。他說,從事這項工作完全是盡義務,與金錢無關。

  芬芳的愛在墨子故里流淌

  在墨子故里采訪,記者深切地感到,這里的民風之淳樸,猶如石人山上的清爽山風。

  一個多月前,西竹園村村民赫連廣有剛剛蓋了新房。澆頂時,他一句話沒說,全村就來了80多人。大家一起動手,半天就把活干完了。坐在西竹園村的青石上,赫連廣有向記者講述了這里的“規矩”:“每年耕種時,戶與戶都聯合起來,干了這家干那家。大家一個鍋里吃飯,一個瓢里喝水,就像一家人。”這“規矩”是誰定的,赫連廣有說不清楚,只知道祖祖輩輩都是這樣。

  去年夏天,一輛從石人山上下來的大客車失控,一頭栽進西竹園村旁的山溝里。車上有30多名游人,傷亡慘重。聞訊后,四五十名村民立即趕到現場營救,背的背,抬的抬,把傷者全部救了上來。被救者十分感激,有人當場拿出錢塞給村民,但村民們沒有一個人收。

  也是去年夏天,兩位印度客商在翻譯的陪同下到石人山游覽。當他們到達石人山半仙居時,突然發現轎車后備廂內的密碼箱和手提包不見了。密碼箱和手提包內裝有巨額現金、重要證件及經濟合同書,兩位印度客商頓時心急如焚。巡邏到此的景區派出所副所長聞訊后,立即布置民警四處查找。當民警們到景區內的白龍潭賓館查詢時,賓館總經理張向陽說:“我們也正在尋找失主呢。”原來,當印度客商的車行至白龍潭附近時,轎車后備廂突然開啟,密碼箱和手提包掉了出來。白龍潭賓館職工陶永軍、王魯彬拾到后立即上交給賓館領導,賓館立即派出多人尋找失主。兩位印度客商發現巨額現金等一樣不少時,連連稱贊:“石人山景美人更美!”

  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國務院下發了《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一場聲勢浩大的“道德規范進萬家”活動隨即展開。在這場活動中,墨子故鄉人自然不甘落后,村村都有自己的高招。有的村開展比教子有方、比尊老愛幼、比夫妻關愛、比誠實守信的“四比”活動,有的村開展爭當好兒女、爭當好家長、爭當好村民的“三爭”活動,有的村開展評選好家庭、好公婆、好兒媳、好鄰居的“四好”活動……如果墨子泉下有知,見到此情此景,想必也會感到欣慰。

  英國著名史學家湯因比曾這樣評價墨子:把普遍的愛作為義務的墨子學說,對現代世界來說,更是恰當的主張,因為現代世界在技術上已經統一,但在感情方面還沒有統一起來。只有普遍的愛,才是人類拯救自己的惟一希望。

  文章寫到最后,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墨子生于何地,自古以來就有爭議。《史記·孟荀列傳》說他是宋國的大夫,《呂氏春秋》則認為他是魯國人。到了今天,如同諸葛草廬有南陽襄陽之爭一樣,墨子的籍貫也有河南魯山和山東滕州之爭。其實墨子是魯山人還是滕州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他“兼愛”、“非攻”的思想發揚光大,讓仁愛融入人心,讓和平地久天長。 (完)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日報報業集團 2006-08-11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馬街書會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