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三門峽 >> 走進三門峽 >> 印象三門峽 >> 瀏覽三門峽

余秋雨三門峽印象記

2013/4/15 18:51:22 點擊數: 【字體:


余秋雨三門峽印象記

余秋雨感慨地觸摸著仰韶村遺址幾千年的灰土層

  和風微涼,初晴后陽光細細灑在肩上。站在澠池仰韶村遺址的山坡上,目光稍作停頓,余秋雨拾階而下,健步如飛。

  “站在這里,感覺真的很好,時光好像回到了五千多年前。”仰韶村遺址周邊村舍雜樹簇擁,黃白菊花大朵大朵綻放,靜靜傳遞紅土地上的芬芳。

  11月7日至8日,著名文化學者余秋雨應邀前來三門峽講學,先后進行了文化建設報告會,參觀了虢國博物館和仰韶文化博物館。

  盡管以前沒有來過三門峽,但65歲的余秋雨對三門峽并不陌生。“三門峽因為水利工程,在我的童年時代已經如雷貫耳,那時我還在浙江農村讀小學。”老子在函谷關著寫《道德經》、黃帝鑄鼎于此,仰韶文化在這里發現……談到三門峽,余秋雨不吝贊美之辭,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我對這塊土地崇拜已久,這里對中國文化的奠基作用很清楚,是中華文明的奠基地。”

  地圖上那些耳熟能詳的地方近在身旁,余秋雨表達著一位學者的睿智和情懷。未及拜訪函谷關,余秋雨在7日下午舉行的報告會上還是旁征博引,抒發自己心中的向往。余秋雨說,老子在函谷關著寫了《道德經》。在世界文明的軸心時代,中國人沒有缺失,其中最偉大的是老子,最具世界影響力的也是老子。據聯合國統計,全世界翻譯最多的著作是《圣經》和《道德經》。他說:“其他哲學家都是國家性的,只有老子是世界性的。”

  建筑、陳列、國寶重器、地下軍陣……在虢國博物館,美輪美奐的觀賞內容令余秋雨大為傾倒。他稱贊這里的玉器陳列很精美、很獨特,令人震撼。

  走進仰韶村遺址,沿著通道前行,裸露的灰土層截面蘊含著豐富而神秘的信息。余秋雨注視著深淺不一的層面,細細分辨,輕輕觸摸,沉靜無語,穿越古今的時空之門仿佛瞬間開啟。

  90年前,瑞典人安特生在這里的考古發現,震驚了世界。90年后,這里最直觀地濃縮著中華文明的DNA。余秋雨認為,19世紀初,眼看著中華文明高山將崩、大廈將傾,諸如發現仰韶文化這樣的考古大事件,意義非凡。“這好比一位武士在備受欺凌之后奄奄一息地倒下,但就在此時,突然聽到了美麗而響亮的童年歌聲,又踉踉蹌蹌地站起身來。”他說:“仰韶文化的發現,就是我們民族童年的歌聲,使一個壯士重新站立在地球上。”

  陽光透過玻璃,散射在展館內,映照在灰土層內夾雜的陶片上。沐浴著暖陽,余秋雨疾步走到人群前面,一個人在通道之上靜靜感受,喃喃低語:“好,真好!”此時此地,長長延伸的灰土墻是這位著名學者唯一的背景。遠處有行人閃過,余秋雨沉浸之中詩意地感慨:“那是這里原始人的身影!”

  行色匆匆,余秋雨卻對三門峽情有獨鐘。他認為,世界幾大文明中沒有中斷,發展到現在還依然虎虎有生氣的只有中華文明,由此可見中華文明的起步奠基工作做得好。他說,世界上參與文明奠基的地方其實不多,在奠基的過程當中,三門峽這塊地方,曾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大通道、大舞臺。

  “你們現在的博物館,我覺得非常非常好。”余秋雨說,這里是仰韶文化的發現地,有很多重要人物活動,也是一座城市的驕傲。

  “三門峽的文化建設該怎么做?”余秋雨說,文化是變成習慣的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看中國精神要看千家炊煙、萬家燈火之間的守望相助。對于我們文化的種種遺跡,要以巨大的責任感去保護。中華民族重要的起點在這里,要讓世界上所有的中國人到這里看,我們文明的奠基處現在山水豐美,遺跡保護得很好,這是為中華文明作出了一個非常大的貢獻。

  溫暖的人文情懷,睿智的思想表達,強烈的文化擔當,這就是一種大家風范。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三門峽人民政府(2011-11-0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