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送暖,萬物復蘇。2月21日,走在民權縣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內,只見很多叫不上名字的鳥兒在春日的暖陽下嬉戲,給孟春的故道濕地增添了無限生機。家住黃河故道生態走廊附近的綠洲辦事處任莊村民武振洲高興地對記者說:“俺這里馬上就成為了旅游景點啦,今年俺要在院內開個‘農家樂’,讓來旅游的客人吃上俺任莊水庫的野生魚,也掙點外快貼補貼補!”這是民權縣黃河故道生態走廊工程建設給老百姓帶來的商機。
“黃河故道生態走廊”是指民權縣國家濕地公園、民權縣省級森林公園和民權黃河故道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濕地公園規劃面積2303.5公頃,范圍涵蓋了綠洲辦事處、孫六、王莊寨等7個鄉鎮保護區,囊括了民權林場的北河、申集、西河分場和任莊、林七、吳屯三座遞級水庫。
記者了解到,民權黃河故道濕地是1855年黃河最后一次改道而形成的天然濕地,目前該區已經形成了由天然河流、庫塘及廣闊的風沙防護林帶所共同組成的復合濕地景觀生態系統,成為了黃淮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該縣樹立“田園風、故道情”的原生態建設理念,聘請專家做好規劃設計,做到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和黃河故道國家級水利風景區三個規劃相銜接、相統一,分步實施,扎實推進。
2014年以來,民權縣國家級濕地公園、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森林公園獲得批準后,該縣組織林業、水利、交通環保等部門整合資源優勢,先后修通了從申甘林帶西端到林七水庫的37公里道路,建設了其間的20座橋梁,對任莊水庫進行了清淤;對道路兩側進行了綠化;任莊水庫除險加固工程業已接近尾聲。眼下,初具規模的任莊水庫旅游景點已展現在世人面前。
2015年,民權縣又成立了黃河故道國家濕地公園管理局。他們在沿新修道路兩側又建設了高標準的農業觀光果蔬采摘園10個;沿黃河故道兩側栽植2000畝的水源涵養林;對任莊水庫北岸進行綠化、美化;任莊水庫兩處湖心島建設已經完成。
民權縣黃河故道生態走廊建設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相信不久的將來,該工程將成為鑲嵌在黃河故道上的一顆璀璨明珠。森林公園評審專家、主任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教授葉永忠評價說:“民權黃河生態森林公園森林覆蓋率高、景觀多樣、生物多樣性較為豐富,人文景觀較多、區位優勢明顯,具有重要的生態休閑和旅游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