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市委書記王戰營帶領有關部門負責人,到睢陽區調研商丘古都城修復性保護與展示工作,強調要強化組織領導、加強統籌協調、牢牢把握原則,扎扎實實推進商丘古都城保護、建設和利用工作,全力打造商丘古都城文化品牌。市領導曾昭寶、吳祖明、王全周、朱明倫參加調研。
王戰營一行先后來到東城墻北段施工現場、一公里旅游線路、美人胡同、城隍廟施工現場、宋家院修復工程、西城湖片區拆遷現場,看進度,問情況,叮囑他們一定要按照環保要求安全施工,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同時要科學施工,確保修舊如舊,為商丘古都城保護、建設和利用作出新貢獻。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清華大學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人介紹了有關規劃設計情況,睢陽區負責人介紹了商丘古都城修復性保護與展示工作進展情況。發改、規劃、環保、住建、城管、水利、旅游、文物、發投、國土、電力等相關市直部門負責人先后發言,分別結合各自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
在聽取大家的發言后,王戰營指出,近年來,商丘古都城保護和利用工作,一直是縈繞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心頭的一件極具歷史意義、文化意義、發展意義的大事,更是一項順民心、合民意的重大工程。自市委、市政府成立新的古城修復性保護與展示工作指揮部以來,相關單位傾注了大量的人力、精力和財力,各項工作蓬勃開展、成效顯著,商丘古都城景區建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商丘古都城修復性保護和利用凝聚著歷屆市委、市政府的心血,也承載著省委、省政府和全市人民的期盼。去年10月,省委書記謝伏瞻在商丘調研時強調,對商丘古城,要以歷史的責任感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真正把商丘古城打造成旅游文化事業發展的亮點。上周,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潤兒在商丘古城調研指導工作時強調,要堅持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打造宜居宜業幸福滿意之城。這為商丘古都城保護和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牢記書記、省長囑托,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抓好商丘古都城保護和利用工作,真正打造商丘富有特色和靈魂的區域核心競爭力。
就進一步做好商丘古都城修復性保護與展示工作,王戰營強調了四點意見:
第一,要充分認識打造商丘古都城文化品牌的重大意義。商丘古都城修復性保護和利用,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和弘揚歷史文化系列講話精神的具體體現,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古都城保護和利用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商丘傳承五千年不間斷歷史文化的重要手段和載體,要通過深入發掘和研究古都城歷史文化,使每一個來到古都城的人都能感受到商丘歷史文化的厚重,感受到華夏文明的淵源和縮影;是優化商丘經濟結構、促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的需要,要珍惜商丘古都城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優勢,做強做大文化產業,形成文化資源與產業開發的良性互動,真正把我們的文化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是叫響文化品牌、提升商丘軟實力的需要,要通過古都城的保護和利用讓商丘古城富有特色的歷史文化重放光芒并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擴大商丘影響力,提升商丘文化軟實力;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休閑旅游需求和古城建設的需要,要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通過古都城的保護利用工作,努力使其風景宜人、環境優美、宜居宜游,讓群眾普遍有自豪感、幸福感和獲得感。
第二,要牢牢把握商丘古都城保護、建設和利用需要遵循的原則。要依法依規保護,依據《文物保護法》《城鄉規劃法》以及《商丘古城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堅持在保護展示的基礎上修復,防止對歷史街區、歷史建筑進行大拆大建,高標準實施歸德府城墻、古城湖修復、十八里城郭生態走廊以及城隍廟、府衙、文廟、93條歷史街巷、“八大家七大戶”等歷史文物、遺存遺跡和街巷肌理的修復保護,更好地展現古都風貌,承載和展現商丘五千年不斷代的歷史文明。要尊重歷史,本著對歷史負責、對后代負責的態度,依托商丘歷代故城遺跡及文物遺存、史籍記載、民間傳說、歷史故事等,建設不同時期、不同主題、不同特點的專項景區,最終建成古都城綜合景區。要尊重科學,在規劃編制和建筑設計上堅持既尊重歷史又科學可行,不能有任何的隨意性,更不能有選擇性。要充分依靠專家、相信群眾。聘請高水平的專家進行規劃、設計、論證,多聽專家和學者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把一個個景點鑄造成一件件精品,把商丘古都城鑄造成一座文化名城、旅游名城、魅力名城;充分發動群眾,通過群眾的歷史記憶、照片文字資料還原歷史面貌,讓人民群眾留住一份記憶、記住一份鄉愁。要使保護、建設和利用與經濟發展相協調。量力而行,用最小的經濟代價實現最大的經濟社會價值,聘請有實力、有經驗、有能力的公司建設管理運營,統籌考慮房屋建設、業態植入、居住環境、生活方式等問題。
第三,要扎扎實實推進商丘古都城保護、建設和利用工作。要明確重點,盡快完善規劃,當前要抓緊做好《商丘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修編和完善以及各項單體規劃設計工作,為古城保護性修復與展示提供科學遵循和法律依據。要加快城墻修復,進一步統一思想、加快進度,同時做好相關工作。城郭修復方面,睢陽區要與市文物局加強協作,進行保護性修復,使其恢復歷史原貌、保持自然風貌。城湖恢復方面,睢陽區要進行專題論證,根據歷史記載科學制訂恢復方案,使古城與城湖、城郭及城外建筑相互輝映、和諧一體。城池保護性修復是持久工程,要按照先外后內的順序先期做好主要道路和遺跡修復工作,盡快成型。要加快以古城為載體的文化產業園規劃建設,按照“馬上辦抓落實”要求,加快工作進度,抓緊對古都城保護修復項目細化分類,研究制定古城保護利用任務清單,列出施工圖和時間表、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盡快形成景點、積聚人氣。
第四,要強化組織領導,加強統籌協調,為商丘古都城保護、建設和利用提供堅強的組織和制度保障。古都城保護建設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涉及面廣、工程量大,必須統籌謀劃、一體推進。要發揮好商丘古城修復性保護和展示工作指揮部的作用,強化組織領導,加強統籌協調。睢陽區及各成員單位要擺正位置、理順關系,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以對黨和人民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統一思想,協同配合,主動靠前服務,攻堅克難,全力推進,打響“游商丘古都城、讀華夏文明史”文化旅游品牌,建設華夏歷史文明商丘傳承創新區,爭取早日將商丘古城打造成全國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古都城之一,為河南建設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作出商丘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