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寺廟在睢縣縣城西南約20華里,位在范洼、長崗之間,這里原是方圓一里多的土丘,離周圍的村子相距都有幾里地。相傳最大的那個土丘上面原有一所廟宇,由于年久失修,到抗日戰爭時期,已經成了一片廢墟。可能因為這兒空曠,周邊群眾在這里形成了柴草交易的場所,人們稱之草寺廟。草寺廟前不挨村,后不著店,周圍一馬平川,站在最高處能看方圓好幾里。
1944年冬,睢縣漢奸頭子孟昭華選中了這個地方,派縣警備大隊抓夫拉丁,蓋房筑堡,修寨挖壕,建立據點。草寺廟一時成了殺人放火,搶糧派款,襲擾睢杞太抗日根據地的指揮所。
1945年4月,水東獨立團奉命,在麥收前一定拔掉日偽在睢縣最后的這個據點。
寨子修在高坡的腰部,直徑100多米,墻厚3至5米,高約5米,上端都有垛口和射擊孔。寨墻外有兩道深10米的外壕,兩道壕溝外各有一道鹿砦。整個寨子只有一個南門,門外有吊橋一座,晝放夜收。四角有暗堡,寨內還修一座10米高的四層炮樓。的確是易守難攻。
水東獨立團(1945年元月改為三十團)團長王廣文、政委苗丕一分析敵情,一致認為以智取才是上策。研究后,制訂了一個甚為周密的作戰方案,并付諸于行動。
1945年4月,三十團團長王廣文暗暗通過熟人,作偽軍內部的策反工作,說服了偽長崗區副隊長趙龍泉反正。這位副隊長借出寨籌糧為由,把100多名偽軍安頓在長崗集的一家騾馬店里。然后,通信兒給三十團。
偽軍們正說說笑笑,抽煙喝茶,等待著店家“款待”的時候,突然“噼里啪啦”從門外捅進幾把明晃晃的刺刀和烏黑的槍口。“不許動,誰動打死誰!”偽軍一下子全驚呆了。一個小頭目結結巴巴地說:“弟兄們,別誤會,我們是草市廟據點的。你們是……”
這時,一個高大的身軀挺立在門前,用洪鐘般的聲音說:“沒有誤會,我們是水東獨立團,命令你們立即把槍靠在墻根,拍著手出來,到院子里集合!”
偽軍一看是王廣文從天而降,哪個還敢說半個“不”字。
趁據點內偽軍深更半夜熟睡之際,王廣文團長只帶一個連,化裝成偽軍,讓趙龍泉領著,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向據點。靠近寨門的時候,上面發出口令,趙龍泉準確地回答,又報出了自己的名字,站崗的哨兵才打開了寨門,放下吊橋。
我軍蜂擁而入,狡猾的哨兵發現形跡可疑,正想鳴槍報警,被一個戰士上前卡住了脖子,送他回了“老家”。
戰士在趙龍泉的帶領下,直撲敵人炮樓。炮樓站崗的偽兵發現情況不對,妄圖關閉底層大門。趙龍泉眼捷手快,奪門而人。那人轉身就往樓上跑,王團長一個箭步上去,把那個家伙從樓梯上拽了下來。
炮樓里的偽軍從夢中驚醒的時候,槍口早已對準了他們的胸膛。與此同時,偽軍營房全被包圍,“繳槍不殺”的喊聲響徹云霄。
偽軍們一個個乖乖地放下了武器,拍著手到指定的空地集合。不到一個鐘頭,三四百名偽軍暈頭轉向地被全部繳了械,最后一把火,燒了炮樓和營房。敵人苦心經營的草市廟據點,一夜之間化為灰燼。
孟昭華的最后一個據點,被三十團輕而易舉地拿下燒掉,周邊幾十里的群眾聽到勝利的消息,無不歡呼跳躍,拍手稱快,流傳的順口溜道:
新四軍,計謀高,
不用搶,不用炮,
老虎嘴里把心掏,
今日打下草寺廟,
從此不用挖戰壕,
男女老少齊歡笑
慶祝勝利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