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堤嶺是睢縣與柘城兩縣之間的一個重鎮(zhèn),在睢縣東南約40華里,地處睢縣、太康、柘城、寧陵四縣之間,自古以來都是交通要塞兵家必爭之地。日偽統(tǒng)治以來,一直在此設有據(jù)點,重兵設防。
水東獨立團為了破壞睢、柘日偽之間的聯(lián)絡和互援,打擊日偽的囂張氣焰,震懾周邊的土頑,方便開展抗日活動,決定攻打河堤嶺。
1944年8月10日,獨立團在睢縣縣大隊的配合下,以雷不及掩耳之勢包圍了河堤嶺,很快就結束了戰(zhàn)斗。
原來,這里現(xiàn)駐防的只有100多偽軍,本來就不頂打,倉猝之中,急忙應戰(zhàn),一看大勢已去,就舉手投降了,連請求援助的電話都未來得及打。
這次打河堤嶺,俘漢奸區(qū)長盧樹堂、區(qū)隊長唐西珍以下百余人,繳槍百余支。因這幾個頭頭罪惡還不算太大,其它士兵大多是一般農民出身,又沒有過分反抗造成我軍傷亡,為了分化瓦解敵人,警示其它據(jù)點偽軍,經(jīng)過教育,被俘人員全部釋放。
(2)、睢縣頭號大漢奸警備大隊大隊長孟昭華,死心塌地為虎作倀。水東獨立團攻破河堤嶺后,接著又攻破了孟昭華的老巢榆廂鋪,活捉偽區(qū)長孟昭章以下200余人。孟昭章是孟昭華的親二弟,經(jīng)教育后把他放回城里去勸降孟昭華。
一個多月孟昭華的武裝被殲近一半,據(jù)點也剩不了幾個,看到新四軍把二弟放回勸降,他不但不聽勸告,反而惱羞成怒,并讓其三弟孟昭炳帶領三四百名偽軍,再次進駐河堤嶺。
1945年元旦冀魯豫分局遵中央軍委指示,派冀魯豫軍區(qū)第八軍分區(qū)的八團,渡過黃河開辟水西,元月28日到達水東。按到達水東的日期,改番號為一二八部隊。
為了徹底扭轉抗日斗爭形勢,消滅日偽軍的有生力量,水東獨立團與一二八部隊本著“打蛇要打頭,擒賊先擒王”的方針:包圍河堤嶺,引孟昭華出“洞”救援,全殲孟氏二兄弟。布置獨立團二大隊在 睢縣與河堤嶺之間的白廟設伏,其余武裝把河堤嶺圍得水泄不通。
元月29日,戰(zhàn)斗開始,施以佯攻。河堤嶺四周孟昭炳潛心埋下的地雷,被雙方手榴彈引爆,頓時,火花四濺,彈片橫飛,濃煙沖天。孟昭炳打電話向縣城求援。
上午,援兵怯生生地出了城,走到白廟,被守株待兔的二大隊消滅一個排,抱頭回竄,再不敢露頭。原來孟昭華去了商丘,眾嘍啰懾于新四軍的威力,誰也不肯再來送死。
下午,開始圍殲孟昭炳。先展開政治攻勢,勸其投降。孟昭炳依仗兵多彈足,工事堅固,等待救援,拒不投降。
一聲令下,強攻開始,圍攻部隊全面發(fā)起總攻。經(jīng)過逐院、逐屋、逐街地沖殺爭奪,把敵人壓縮到了一所大廟里。這里是孟昭炳的指揮所,有座二層小樓,并有機槍射孔。廟內孟昭炳帶五六十人防守,周圍布滿了地雷。
戰(zhàn)士們奮力強攻,幾次都未奏效,為了減少傷亡,攻擊部隊急中生智,讓戰(zhàn)士找來大方桌,上面蒙上幾層濕棉被,戰(zhàn)士們用它擋在前面,一次又一次地沖擊。
終于突破了防線,沖進了大廟核心陣地。這時,敵人已亂了陣腳,孟昭炳頭部被打傷,睪丸被打掉一個。眾偽軍在一片“繳槍不殺”聲中,紛紛繳械投降。囂張一時的孟昭炳,不顧流血傷痛,撲通跪地,懇求饒命。
河堤嶺戰(zhàn)斗后,睢縣城南人民對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武裝刮目相看,對抗日戰(zhàn)士機智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贊不絕口,他們編了一首順口溜道:
八路軍,點子多,
頭頂上,頂方桌,
方桌上,搭被窩,
被窩上,把水潑,
嚇得敵人打哆嗦。
對活捉孟昭炳,人人交口稱快,又道:
八路軍,真英雄,
活捉漢奸孟昭炳,
頭打爛,蛋打崩,
為民除害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