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源:《莊子·齊物論》
成語釋義: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后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fù)無常。
宋國(在今商丘市一帶)有個養(yǎng)猴子的老人,人們叫他狙公。他家里養(yǎng)著一群猴子。猴子的性情、習(xí)慣,他都了解;他說的話,猴子們也都能懂。狙公和這群猴子生活在一起,像祖孫一樣頗有樂趣。狙公為節(jié)省食物,想出一個辦法。有天早上,他對猴子們說:“以后,你們吃的栗子,由我公平分發(fā):一律早上3顆,晚上4顆,好不好?”猴子們聽了,個個嫌少,跳著鬧著,吵嚷不休。狙公接著笑道:“別吵別吵!那這樣吧:一律早上4 顆,晚上3顆,怎么樣?”猴子們這就高興了,大家都表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