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與商丘酒文化
2012/5/14 17:10:07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虞城縣利民鎮(zhèn)是一座已有4000年歷史的古鎮(zhèn),古稱綸城,這里曾是杜康造酒的地方。當(dāng)記者踏上這方土地,遍尋當(dāng)年杜康在此釀酒的遺址時,看到的卻是現(xiàn)代文明的建筑和酒仙杜康留給后人的不老傳說。
虞城縣利民鎮(zhèn)楊燦樓村,曾因是綸城杜康酒廠所在地而名揚天下。前不久,當(dāng)記者踏上這方土地采訪時,那個在上世紀90年代名騷一時的杜康酒廠,已被現(xiàn)代文明的高層建筑取而代之。
陪同記者采訪的利民鎮(zhèn)離休干部申金告訴記者,上世紀80年代,杜康酒廠準備對一個普通院落內(nèi)的車間進行改造時挖出了很多碎瓷片。從碎瓷片上的文字來看,估計是明代的。后來,發(fā)掘出一個清代的酒坊遺址,隨后又在清代酒坊遺址的下面,發(fā)現(xiàn)了明代的酒坊遺址。人們在清代層面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怪的圓型遺存,乍一看,有點像水井。
采訪時,81歲的村民王友志老人對記者說,新中國成立前,楊燦樓村一帶風(fēng)行做小酒,當(dāng)時生產(chǎn)的小酒因與酒仙杜康結(jié)緣,頗有名氣。新中國成立后,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杜康酒還是以家庭作坊的形式零星地散見于民間,它的名聲,更多地來自于民間故事和傳說。后來,當(dāng)?shù)卣ǔ删]城杜康酒廠,一些民間制酒作坊關(guān)了門。政策寬松后,村里加工小酒的作坊也興盛起來。記者在幾戶釀制小酒的農(nóng)家看到,他們簡易的制酒作坊與古代酒坊相差無幾,所生產(chǎn)的小酒色正味佳,極易銷售。
那么,楊燦樓村的小酒為何受到青睞呢?王友志老人給記者講了一個杜康喝酒還神井的故事。從前,楊燦樓村有個酒作坊,主人姓王,人稱王好客。王家酒好,人緣好,生意很紅火。有一天晚上,王家酒坊進來一位老者,他進門后,連聲大呼:“拿好酒來!”王好客不敢怠慢,連忙將一壺杜康酒奉上。可那老者幾壺酒下肚后,竟說:“都說王家酒醇,我咋沒喝出一點味兒呢?”說著,一壺接一壺地喝。臨走時,老者打著酒嗝說:“我忘記帶錢了,你給記上賬吧。”王好客以為遇上了一個騙酒喝的人。
不料,第二天那位老者仍前來討酒喝。王好客有心討要酒錢,又怕壞了自己的名聲。到了九九八十一這天晚上,老者喝罷酒后和氣地說:“王老板真夠仁義,我喝了你那么多的酒,今晚只得還你水了。”王好客說:“俺們這里有的是水,不用還。”老者說:“我還你的不是一般的水,是我杜康在幾千年前造酒時用的井水。”王好客定睛細看,眼前的老者竟和供奉的酒仙杜康宛如一人。他連忙跪地問:“仙家,神井在哪里?”“往北九九,往南八十一,正東九九,正西八十一。”說罷,老者轉(zhuǎn)眼不見了。
天亮后,王好客在老者喝酒的地方東西南北各走八十一步。這時,奇跡出現(xiàn)了:王好客覺得地下一動,平地裂開一條縫,隨著一陣撲鼻酒香,一股清泉從地縫中噴射出來。王好客正在驚詫中,忽然傳來天籟之音:“王好客,我乃酒仙杜康,念你為人光明磊落,送你一眼神井,好讓你將杜康酒發(fā)揚光大!”
之后,王好客用此井釀出的美酒更加醇香綿甜。為了紀念杜康的還水之恩,王好客在自家院里修了一座亭子,起名“杜康亭”,把用井水釀造的酒叫做“杜康酒”。這眼井,后來被人們叫做“杜康神井”,一直保留至今。據(jù)村民說,這眼井多年廢棄不用,但井水仍清冽甘甜,深不見底。
據(jù)史冊記載,曹操當(dāng)初在己吾城(今寧陵縣黃崗鄉(xiāng)己吾城村)起兵討伐董卓時,曾仰仗杜康酒的威力,打了不少的勝仗。
相傳,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定都許昌,擁有兵馬50萬,戰(zhàn)將數(shù)千員。為平定淮海,逐鹿中原,曹操聯(lián)合劉備,在攻占了重鎮(zhèn)徐州之后,又在下邳圍住了呂布。
呂布在下邳,兵精糧足,又有四水之險。要攻城,屢攻不下;要交戰(zhàn),呂布騎“赤兔”、持畫戟,有萬夫不當(dāng)之勇。因此,兩軍交戰(zhàn),互有勝負。曹操與呂布相拒于下邳,北慮袁紹,南憂袁術(shù),心中悶悶不樂。一日,他正在中軍帳借酒澆愁,謀士郭嘉說:“丞相日飲悶酒,莫非為下邳久攻不下之故嗎?”于是,郭嘉獻計道:攻下邳、擒呂布,可在“酒”字上做文章。呂布乃嗜酒之徒,若用一種美酒讓貪杯之徒呂布沉溺之中,不理軍務(wù),怠慢軍心,則下邳不攻自破。曹操大喜,急令從虞城購來杜康美酒數(shù)十擔(dān),然后從軍營中挑選數(shù)十名精干將士,讓他們扮成民夫,每人挑一擔(dān)杜康酒,隨著百姓悄悄地混進下邳。
這天,呂布出城與曹操交戰(zhàn),連斬曹操多員戰(zhàn)將,大勝而歸。他剛走到府門前,見一個挑擔(dān)的忽然在他馬前摔倒,壇破酒流,頓時酒香四溢。呂布喝問挑擔(dān)人:“哪來的好酒?”這挑擔(dān)人乃是曹營的一個小頭目,聽呂布問,趕緊跪下,將事先編好的話說了出來:“小民乃梁郡虞城人氏,挑的是自家釀造的杜康酒。因本城張員外偏愛此酒,每年要定購40擔(dān),讓小民分四季送來。前天小民送酒到此,又阻于兩軍交兵,道路阻隔,歸家無計,小民只好挑酒沿街叫賣。不料,沖撞了將軍的虎駕,請將軍恕罪。”呂布按捺不住地說:“你們把酒都挑到我府中去吧,本將軍全都買下了。”
此后幾日,呂布開懷暢飲杜康酒,再也不理軍務(wù)了。他的部將侯成、宋憲等人與諸將商議后,決定獻城投降曹操。他們先偷走呂布的畫戟,又把酒醉中的呂布捆了起來,開門迎曹兵進城。呂布這個勇冠天下的英雄,就這樣被曹操所擒。
曹操平定了徐州一方,班師回朝,大宴群臣。他躊躇滿志,持杯作歌曰:對酒當(dāng)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dāng)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歌罷,眾人齊聲問道:“丞相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敢問丞相意在飲杜康酒以慰思鄉(xiāng)之情,居高位不忘故里嗎?”曹操解釋道:“這杜康酒產(chǎn)地綸城,離我家鄉(xiāng)不過百里之遙。當(dāng)初,少康落難逃到有虞,當(dāng)了虞國國君虞思的庖正,主管虞思的膳食。虞思見少康有德有才,便把兩個女兒嫁給他。少康勵精圖治,得到了各部落之助,終于殺了篡國之賊,恢復(fù)了夏朝,史稱少康中興。少康即杜康,這杜康酒,就是他在虞國任庖正時發(fā)明的。昔日少康飲此酒而復(fù)夏業(yè),而今吾等飲此酒平定天下,一統(tǒng)大業(yè)!”從此以后,杜康酒名聲大振,代代相傳。
正是當(dāng)年曹操作的這首詩,使杜康成了酒的代名詞,并把世上所認為的美酒稱為杜康所釀。為此,這首詩及杜康相繼走出了國門,連外國人也知道了杜康酒。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時,曾用曹操的詩對周恩來總理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其意思就是想喝杜康酒。周恩來總理解釋說,因非常時期,杜康酒廠停工。不過,周恩來總理所說的杜康酒廠是河南哪一家酒廠,至今仍是一個謎。【原標題:文化商丘之(酒文化)二】
責(zé)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商丘報業(yè)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