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名人名家 >> 名人與河南 >> 瀏覽商丘

伊尹,商朝一代神廚賢相

2012/4/27 10:35:26 點擊數: 【字體:


    伊尹是有史書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賢相,他輔佐商湯,滅掉夏朝,結束了夏桀的殘暴統治。在他的努力下,商朝前期國家機器、政治制度臻于完善,經濟、文化都有很大發展,社會也比較穩定。伊尹還是我國中藥史上偉大的藥劑學家,同時也是民間的廚神。他死后葬于南亳(現商丘市虞城縣境內),距今已有約3600年的歷史。

伊尹,商朝一代神廚賢相

伊尹祠

        
    生于空桑,卒葬南亳 

    虞城縣城西南約20公里處的魏崮堆村,長眠著中國歷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人物,他輔佐過4位商王,奠定了商朝550多年的基業。他就是伊尹。伊尹墓高3米,周長46米,墓碑圓頂方座,纂字題名:元圣墓碑。墓前有伊尹祠,祠堂周圍紅磚花墻,古柏蒼翠,林木蔥蔥。不遠處的花戲樓為上下兩層建筑,樓頂綠色琉璃瓦點綴走獸,兩耳樓對稱圓窗。
  
    說起伊尹墓,年逾80的李榮貴老人再熟悉不過了。他從虞城縣圖書館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搜集有關伊尹的史料、傳說和遺跡。老人說,以前院里有祭殿、卷柵、鐘樓、配房、大門、圍墻等,現存的伊尹祠為元代張元忠、侯有造重修。此外,花戲樓在“文革”期間也遭破壞,現在的花戲樓為后來群眾集資、政府輔助修復而成。

    魏崮堆村屬原商丘縣管轄,據《商丘縣志》記載:“谷熟昔為名鎮,乃三亳故墟之一。”“伊尹百歲歿,帝沃丁以禮致葬于亳,即其地也。”《歸德府志(元)侯有造重建伊尹殿略》云:“谷熟南舊縣,即古亳故墟。有冢畝余三十二廣,是為伊冢,冢前建祠,祠設其像。”歷史上關于伊尹的故事很少有文字記載,主要是后人根據傳說整理的,關于伊尹出生的傳說有很濃的神話色彩。據《通鑒外記》記載:“生于空桑,卒葬南亳。”這里所說的“空桑”與《呂氏春秋》、《水經注》的記載基本相同:“有莘國的一位女子采桑時,在一棵大桑樹的樹洞(空桑)里拾到一名男嬰,抱回去獻給了國君,國君把嬰兒交給他的廚師撫養。”

    隨后有人追查嬰兒的來歷:嬰兒的母親在伊水邊住,夢見神人告訴她,如果看到家里的石臼出了水,趕緊往東走,千萬別回頭。第二天早上,她看到石臼出了水,趕忙喊鄰居們逃命,自己往東走了5公里,忍不住回頭看,自己的家已是一片汪洋,這一回頭不要緊,她的身體變成了空桑。于是國君讓這個男嬰以伊為姓,這就是伊尹。

    伊尹自幼聰慧,勤學上進,他不但跟著養父學了一手烹調好手藝,還足智多謀,聰明異常,志向遠大。

    關于伊尹是如何出人頭地的,有幾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很耳熟:他的博學與韜略聞名天下,商湯求賢若渴,三次派人去請,最終打動了他;第二種說法帶點浪漫色彩:商湯為了得到他,不惜使出“美男計”,娶了有莘國公主,讓伊尹作為陪嫁的奴隸來到了商國;第三種說法可能最真實:伊尹不過是陪嫁的奴隸,很擅長做飯,但有段時間他給商湯做的飯不是咸就是淡,引得商湯詢問他,他就以“滋味說湯”,從做飯談到治國,一番高論,讓商湯對他另眼相看,把這個廚師越級提拔,直接任命為相。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歷史發展到夏末商初,君權與相權開始分離已經很明確,而且,相權的重要性使宰相的地位也得到加強。不管伊尹和商湯如何相知,后來的結果是沒有爭議的:伊尹出謀劃策,盡心盡力,幫助商湯打敗了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并先后輔佐4位商王,奠定了商朝多年的基業。 

    由于年代久遠,又沒有當時的文字資料,伊尹的出生地還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說他出生在開封陳留附近,還有人說他出生在山西合陽。但不可否認的是,伊尹卻永遠長眠在了商丘,并成為一段歷史。 

    輔湯滅夏,德高望重

    地處豫東亳地(今商丘)的商國,在夏桀時強大起來。夏桀并沒意識到來自商湯的威脅,“賦斂無度,萬民甚苦”,對民眾及所屬國部落進行殘酷的欺壓與奴役,引起普遍的憎恨與反對。 
   
    與此同時,在伊尹輔佐下,商湯的名聲越來越大,夏桀暴政下的人們對他“心向往之”。《書•大傳》記載:“夏人飲酒,醉者持不醉者,不醉者持醉者,相和而歌。曰:盍歸于亳?(為何不投奔亳地)盍歸于亳?亳亦大矣!”商湯的舉動引起了夏桀的警覺,他把商湯召到都城關押在夏臺(今禹州市)。伊尹等人忙給夏桀送去10位美女和大批珍寶,見了美女的夏桀心里一高興,就把商湯放了回去。 

    回到商丘的商湯如同龍歸大海,加緊擴張自己的勢力。在伊尹等人的謀劃下,商湯制定了先弱后強,由近及遠,逐個清除夏桀羽翼的策略。 

    經過多年的苦心經營,商湯的力量不斷壯大。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商湯滅夏。在夏王朝的廢墟之上,一個新的王朝———商朝建立了。據《詩•商頌•殷武》記載:新的王朝“寬以治民”,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國力日益強盛,使天下歸心。“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由此,眾多的古國逐漸匯集成一體化的國家系統,華夏民族逐漸形成。 

    在商代前期的政壇上,伊尹先后協助商湯、外丙、仲壬、太甲4位商王,他常用“明德則天下存,失德則天下亡”的歷史教育商王。第4位商王太甲即位后,不修德政,胡作非為,伊尹放逐了自己的國君太甲,讓他思過。《史記•殷本紀》記載:“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湯法,亂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宮商湯墓地。三年,伊尹攝行政當國,以朝諸侯。帝太甲居桐宮三年,悔過自責,反善,悔過自新,改惡從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諸侯咸歸殷,百姓以寧。”這個歷史上唯一的“以臣放君”的故事,《孟子》、《左傳》等書中的記載與此基本相同,可見此故事在古代流傳很廣。孟子的思想精髓在于“天下為公”、“大仁”、“大義”,伊尹因此成為后世儒家推崇的人物,被尊稱為“元圣”。 

    在伊尹的努力下,商代前期國家機器、政治制度臻于完善,社會也比較穩定,經濟、文化都有很大發展。 

    伊尹死于第5位商王沃丁時,沃丁以天子禮葬之。在商朝,伊尹受到諸王隆重的祭祀,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祭祀伊尹的卜辭,可見他的地位之高。 

    藥劑學家,民間廚神 

    伊尹不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還是民間的廚神。相傳他的烹飪技術十分高超,《呂氏春秋•本味篇》說他做的菜久放不腐壞,熟而不透爛,甜而不過頭,酸而不強烈,咸而不澀口,辛辣不過度,淡而不寡味,肥而不油膩。

   《呂氏春秋•本味篇》是中國烹飪史上最早的文獻,記載的便是伊尹跟商湯之間關于怎樣調和五味的討論,所以,今天的廚師們依然很懷念這位“有出息”的老前輩,把他敬為“祖師爺”。《呂氏春秋》的第十四卷《本味篇》,記載了伊尹以“至味”說湯的故事,他通過說怎樣做湯,讓湯明白了只有任用賢才,推行仁義之道才可得天下,得天下者才能享用人間所有美味佳肴的道理。他當時推崇的食品和味料,也是我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烹飪理論。伊尹經常借湯向他詢問飯菜的事提出自己的治國主張。一次,他對湯說:“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調好作料才行。治國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過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處,才能把事情辦好。”商湯聽了,很受啟發,便產生了重用伊尹之意。伊尹在當廚師期間,看到人們醫病吃中草藥的葉、根、棵,很難食咽,就用陶器煎草藥湯液幫人治病。《中藥學》一書說:“商代伊尹始創湯液,療效顯著,服用方便,并可減低藥物毒副作用。”以后便成為常用的中藥劑型,使中藥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延續至今。 

    伊尹還是我國中藥史上偉大的藥劑學家。據某些中藥學書籍所說,伊尹始創以陶器煎中草藥,使中草藥不僅服用方便,而且減低了毒副作用,增加了療效。

    古木蒼翠,見證滄桑 

    伊尹墓旁的柏樹林也有一段美麗的傳說,提及這個傳說,附近的村民總會津津樂道。在伊尹墓東500米處,有唐代丞相魏征的墓。相傳,唐代名將程咬金曾帶兵夜間經過這里,聽說其結拜大哥魏征葬在此地,看到伊尹墓很大,便誤認為魏征之墓,命令將士連夜為其大哥植造柏林。栽完后,聽說植錯了地方,氣得哇哇大叫,隨即抓住墓前的一棵柏樹就拔,誰知柏樹已落地生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只將樹弄掉了一層皮,也未能把樹拔出來。

    后來這棵樹的齊胸處形成了一個大皰,人們就把這棵樹取名為“羅漢柏”。此地其他名柏還有“相思柏”、“五龍柏”、“鳥柏”、“母子柏”、“闖王柏”等,千姿百態,耐人玩味,每棵樹都有一個傳奇的故事。由于栽樹是在夜間,株不成行,后人很難數清到底有多少棵樹。 

    時過境遷,雖然伊尹已故,但他的名字卻世代相傳。如今,這里每逢農歷二月初二、四月初八、九月初九都會有廟會,本地及附近的安徽、江蘇、山東等地數百里成千上萬的人們都會來此朝會。

    附近村民說,每逢廟會的日子,很多人會拿著燒餅在伊尹墓碑上涂搽一下,然后帶回去給待孕的女子吃。聽說,吃了這樣的燒餅后懷孕,生出的寶寶會很聰明,長大了也會很有作為。1984年,政府對伊尹墓進行了重修,現該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原標題:伊尹,商朝一代神廚賢相】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商丘報業網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