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商丘美食 >> 美食與品牌 >> 瀏覽商丘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河南省“老字號”——景家麻花

2013/4/15 9:13:33 點擊數: 【字體:

    虞城縣陳店集景家麻花是一個承載著300多年歷史,享譽豫東的老字號品牌,2007年10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聯授予河南省“老字號”
 
  一、歷史地域背景
 
  虞城縣位于河南省東部、黃河沖積平原中部,北與山東相鄰,東、南與安徽接壤,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物產豐厚,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有利于民間文化的產生和傳承,造就出一些獨具特色、歷史淵長的飲食品牌,催生了相關的飲食文化。景家麻花這一風味小吃充份體現了豫東飲食文化的形成與傳承。
 
  二、景家麻花的歷史演變及傳說
 
  景家麻花起源于山東濟寧景匡莊,發展于河南虞城陳店集,故又被當地人稱為陳店集麻花。

 
  景家麻花是虞城縣李老家鄉陳店集村景家祖傳的老字號,始于明末,盛譽清初。據《虞城縣志》記載,景家麻花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為御用貢品。通過景家十幾代人的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景家麻花已享譽豫東,以選料精良,制作精細,晶瑩透亮,香甜酥脆、食之爽口而流傳300余年。

 
  景家原籍山東省清平縣,后因家遭災禍輾轉數地來到虞城陳店集安家落戶,時至今日景家300余人,成為陳店集村的大戶,加工麻花手藝也傳了11代人。

 
  景家麻花至今傳承十一代人,其傳承順序為景天章、景萬意、景紹唐、景繼善、景譽明、景傳合、景春和、景廣運、景隆太、景福義、景慶輝。

 
  景家麻花又名“貢品麻花”,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御駕南巡,路經山東景匡莊發現路旁有人高聲叫賣:“景家的麻花又香又甜……”康熙聞之便道:“提名叫賣,必是別有風味。”即令侍者購買食之,果然香酥可口,頓龍顏大悅,贊道:“美哉美哉。”遂即興題詞:“形如繩頭,香酥可口,出類拔萃,別具風味。”自此景家麻花被列入朝廷御餐,年年進貢,由此名聲大振,代代相傳。

 
  當景家麻花傳至七世孫景春河時,山東濟寧黃河泛濫,人們大多四處逃荒,景春河攜家帶口,挑著麻花擔子,四處流浪,靠沿街叫賣麻花維持生計,最后輾轉數地來到河南虞城陳店集落戶。他們一直靠麻花這個傳統手藝為生。

 
  進入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景家麻花生產銷售有了很大提高,1984年的銷售量達三千公斤,這年該產品被評為商丘地區個體風味小吃優質名牌產品,獲優質名牌證書。1985年,虞城縣景家麻花被選入《中國工商企業名錄》,并被河南省輕工業系統評為優質產品。其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安徽、山東、廣東、陜西等多個省市。九十年代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景家人才開始注重麻花的包裝。2000年十一代傳人景慶輝聘請設計公司制作景家麻花塑料包裝袋,同時制作了景家貢品麻花包裝箱,使景家麻花具有了現代市場的競爭能力。

 
  1985年3月,萬里副總理來商丘視察工作品嘗陳店景家麻花時后說:“這種麻花,質量很好,很有地方特色,你們在加以重視,扶持發展,使其更好地為人民生活服務,讓小產品發揮大作用。”原省委書記李長春同志到商丘視察時,品嘗景家麻花后吩咐商丘的有關領導要加以重視,給予扶持;200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視察豫東時,景家第十一世孫景慶輝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把景家麻花送到總書記下榻的天宇大酒店,讓其品嘗。
 
  三、景家麻花的生產工藝及其產品特色
 
  傳世砧板,重達百斤
 
  景家麻花傳承主要是制作工藝,口語甚少,后人所知的只有“看天和面”片言只語,雖經300年嫡傳,除傳下的除一張用于和面、切劑、揉條用的砧板外,再無他物。

 
  該砧板長1.2米,寬0.6米,厚0.05米,由3塊梨木板拼接而成。砧板經幾百年油浸顏色暗紅,泛著油光,重約百斤,是承載景家麻花300年厚重歷史的最好證物。
 
  生產工藝
 
  幾百年來陳店景家麻花一直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工藝,產量小,品種單一,景家十一代傳人景慶輝在吸取祖傳工藝的基礎上,結合現代人的口味又生產了麻辣、奶油、巧克力等多種口味的麻花。景家麻花炸出后,酥香無渣,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用火柴可點燃照明,色澤金黃透亮,其形狀如麻繩頭,故稱“繩頭麻花”。其原料為精面粉、色拉油、小磨香油、白糖、鹽、堿等制成。
 
  其工藝流程包括兌面、和面、切齊、揉條、烹炸等多道工序:

 
  1、制面團。配置酵面水,呈濃液狀,放入糖、鹽、堿等拌勻,再入精面粉、溫水和成面團放置20分鐘待用。

 
  2、制面劑。在面板上涂抹香油,將面團壓平切成條狀,涂油搓成條狀,放置10分鐘。

 
  3、制麻花面坯。將原制好的一定長度的面劑向兩端扯拉,爾后兩端合攏,搓成繩狀,再扯拉,如此反復合成八股麻花面坯。

 
  4、炸制。將新鮮植物油入鍋,燒至170°C,把麻花生坯雙手持平輕放入鍋,炸出一點硬度時用筷子輕輕翻動,不變其形,待色澤金黃撈出,瀝油即為成品。
 
  景家麻花雖然制作工序不太繁瑣,但每道工序要求嚴格,制劑的力道、炸制的火候都十分精到。

 
  炸好后麻花香甜酥脆,芳香可口,嚼后無渣,余味無窮。陳店集街上的人們這樣概括景家麻花的特點:吃著香嘣嘣,夜里能點燈,掉地在地上全粉碎,放在屋內香氣生。
 
  景家麻花可入菜、入湯,也可佐酒深受人們青睞。
 
  四、景家麻花的現狀以及對其前景的展望
 
  景家麻花目前還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方式,景家人仍然是四五個圍著一個鍋用極其傳統的方式生產,生產速度比較慢,產量十分有限,效率低,5公斤的面通常要炸制一整天。
 
  景家麻花色香味俱佳,深受消費者喜愛,但產量過低,宣傳力度較小,市場開拓力度不夠,制約著發展。如何解放思想,改進工藝,擴大生產,提高效益是擺在景家人面前的突出問題。我們期待景家麻花的傳人能夠開拓創新,讓景家麻花這只民間奇葩,大放異彩,重續芳華。(原標題:河南省“老字號”——景家麻花)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虞城縣商務局(2009-01-09)
0
下一條:商丘大有豐醬園—河南“老字號”上一條:沒有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