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民權縣千年古剎白云禪寺里,游客絡繹不絕。寺門前平整一新的停車場里,停滿了本地的私家車和來自周口、新鄉及山東菏澤等地的旅游車輛。一位外地游客感慨地說:“想不到這里的游客那么多!”
近年來,民權縣白云寺鎮十分重視旅游資源的對外宣傳工作,積極提高白云禪寺的知名度。今年10月,該鎮積極配合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拍攝了三集紀錄片《古剎迷蹤》,又與湖南衛視合作拍攝了專題片《古寺中的不了緣》,中央電視臺《鄉村大世界》欄目組也到該鎮采風拍攝節目,使白云禪寺這一罩著神秘面紗的千年古寺漸漸走進人們的視野。
為了補齊旅游基礎設施落后的短板,去年以來,該鎮下大力氣整修了景區周圍的道路,新鋪建了寬廣的停車場,修通了花園鄉至白云寺鎮的旅游專線;升級改造了轄內的民權至開封杞縣段道路,并對沿線道路實施綠化亮化。今年秋天,面對年底將要通車的鄭民高速,鎮里又積極爭取到了白云禪寺旅游出入口,使得該鎮四通八達,極大地方便了外地游客和全鎮群眾的出行,發展旅游產業的優勢凸顯。
為了拉長產業鏈條,該鎮把發展旅游產業與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鎮黨委、鎮政府以為老百姓辦實事為抓手,積極開展白云禪寺旅游景區的升級改造活動,認真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全鎮確立了完善基礎設施、改善交通狀況、改變環境衛生、發展生態旅游的新思路,鎮黨委認真研究、科學分析,制定了《白云禪寺旅游升級工作計劃》,并由鎮黨委書記掛帥成立了白云禪寺旅游開發升級領導小組,促使白云禪寺旅游開發升級工作穩步推進,實現“以寺名鎮、以鎮名寺”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目的。該鎮積極向市、縣文化旅游部門申請白云禪寺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得到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鎮政府多方籌資120萬元,對整個景區進行維修、保護、設計、復建。完成了寺內韋馱殿、觀音殿、大雄寶殿、客堂、玉佛殿等主要景點的房頂維修和落架處理;完善了復建項目千佛閣大殿后期配套建設;新建了白云禪寺齋堂,解決了外地游客餐飲的需求。
在民權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該鎮抓住“美麗鄉村試點項目”機遇,以建設“富裕白云寺、文化白云寺、生態白云寺、平安白云寺”為總體目標,通過白云禪寺的文化旅游體系建設,帶動農村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將全鎮的道路建設、文化設施、排水排污、綠化亮化等項目納入統一規劃發展范疇,著力打造構筑“生態家園”,以白云禪寺的文化旅游帶動全鎮發展農業觀光生態休閑旅游。今年春秋兩季,該鎮已建成草莓采摘園、葡萄采摘園、香瓜采摘園等十余家,帶動周邊十多個村,受益群眾2萬余人,滿足了群眾實現“環境優美、生活甜美、社會和美”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