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彰(?-223),字子文,曹操的第三子,魏文帝曹丕之弟,曹魏著名將領。曹彰降服遼東后,曹操大喜拉著其子的胡子稱其為黃須兒,死后謚號威王。
曹彰弱冠弱冠即能搏虎,臂力過人,不喜為文。自小立志為將,隨曹操征伐天下。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封鄢陵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曹彰受封為北中郎將,行驍騎將軍征討烏丸,又降服遼東鮮卑大人軻比能。黃初二年,進爵為公。三年,立為任城王。四年,到洛陽朝見,患病薨于府邸,死后謚號為威,故亦稱為任城威王。
后人評說:
曹植:“昔二虢佐文,旦奭翼武。於休我王,魏之元輔。將崇懿跡,等號齊魯。如何奄忽,命不是與。仁者悼沒,兼彼殊類。矧我同生,能不憯悴。目想官墀,心存平素。仿佛魂神,馳情陵墓。凡夫愛命,達者徇名。王雖薨殂,功著丹青。人誰不沒?貴有遺聲。乃作誄曰:幼有令質,光耀圭璋。孝殊閔氏,義達參商。溫溫其恭,爰柔克剛。心存建業,王室是匡。矯矯元戎,雷動雨徂。橫行燕代,威懾北胡。奔虜無竄,還戰高柳。柳王率壯士,常為軍首。宜究長年,永保皇家。如何奄忽,景命不遐。同盟飲淚,百僚咨嗟。”《任城王誄》
王維:“少年十五二十時,步行奪得胡馬騎。射殺山中白額虎,肯數鄴下黃須兒。”《老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