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垕正大力發展以“鈞瓷文化”為內涵的旅游,窯廠工人都身著古裝
【關鍵詞】
旅游
【建設目標】
圍繞建設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整合資源、培育品牌、創新服務,構建以觀光旅游為基礎、休閑度假為主導、新型業態為特色、精品線路為依托的旅游產業體系,打造一批著名景區和優秀旅游城市。爭取到2020年,全省年接待海內外游客7.8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7800億元。
□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梁新慧/文 記者 邱琦/圖
今年4月,電視連續劇《大河兒女》在央視一套熱播,不但為禹州鈞瓷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帶動了鈞瓷文化發祥地——神垕古鎮的文化旅游事業快速發展。近日,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建設高成長服務業大省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要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保護與開發朱仙鎮、神垕鎮、荊紫關鎮等歷史文化和特色景觀名鎮名村,建成一批旅游示范鄉鎮和特色旅游村。《意見》的出臺,對于禹州市、神垕鎮的旅游發展來說,又是一個極大的鼓舞。
◎游客爭相參觀“一窯燒三瓷”
張自軍是禹州市神垕鎮“爐鈞張”工作室的負責人,最近一個月,他的電話格外忙。“張老師,什么時候舉辦開窯儀式啊?我們想去參觀‘一窯燒三瓷’”。
其實,“一窯燒三瓷”一個月前才宣布成功。6月13日,“一窯燒三瓷”儀式在“爐鈞張”舉行,這座窯爐匯集了汝瓷藝術大師韓琴、陳松江、張玉鳳、劉冬青、李素華,官瓷藝術大師于樂土、陳連義,鈞瓷藝術大師張自軍等人親自創作的85件精品。當時,在眾多嘉賓和游客的注視下,三大名瓷一一出爐,鈞瓷出窯萬彩,汝瓷素凈典雅,官瓷潤美如玉。一座窯爐燒出三種不同特色、不同風格的瓷器,令人稱奇。
據悉,“鈞、汝、官”三大名瓷,在中國歷史上屬于宮廷御用的官窯珍品,由于選料考究,造型完美,制作復雜,工藝精細,柴燒十分艱辛,往往“十窯九不成”。
張自軍等人經過3年的試驗和探索,才成功掌握了三大名瓷的柴燒技術,同時又使用該技術在同一窯爐中成功燒制三大名瓷,填補了多瓷種同窯燒制技藝的歷史空白。
◎神垕古鎮再添旅游新亮點
張自軍所在的神垕鎮,位于禹州、郟縣、汝州三縣交界處,不但是鈞瓷文化的發祥地,還是中原古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具有多樣的旅游文化資源。
在神垕鎮,4平方公里古跡保護區保存完整,風貌獨特,是神垕千年歷史和鈞瓷文化發展的見證,也是神垕鈞瓷文化和旅游開發的主題和靈魂。明清古街、伯靈翁廟、溫家大院、苗家祠堂等街道、炮樓、古民居、廟宇鱗次櫛比,與自然景點、鈞瓷窯口相映襯,把神垕繪成了一幅集歷史、自然、人文特色于一體的優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