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市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蘇國杰一行對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行調研。在聽取了張琳局長對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建立、宣傳展示、開發利用情況匯報后,蘇國杰主任一行觀看了市群眾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到禹州市鈞窯遺址博物館、青山藥業有限公司,實地查看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鈞瓷燒制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藥加工炮制技藝》保護和傳承人傳習情況,對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行了全面的了解。
調研過程中,蘇主任對許昌市非遺保護工作及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他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無形文化遺產,要切實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認識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利用工作的重要意義。要注重培養非遺傳承人,積極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傳承傳播的有效途徑,使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
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在文化部和省文化廳的統一部署下,從2004年開始啟動,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已較為全面掌握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和資源蘊藏情況,建立了完善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體系。目前,全市共有《鈞瓷燒制技藝》、《禹州藥會》和《越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3項、省級非遺項目22項、市級非遺項目2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2名、省級非遺傳承人21名、市級非遺傳承人136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2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2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1個、“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