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葛天氏歌舞文化藝術的保護與傳承
葛天氏文化是中原文化藝術瑰寶,也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整理、研究、開發、利用葛天氏文化,長葛在海內外的美譽度必將進一步提高,知名度必將進一步擴大,感召力必將進一步加強,影響力必將進一步擴大。這是四個美好的愿望,我們今天就是要把四個美好的愿望變成現實。
葛天氏文化是我國優秀的、民族的、民間的、民俗的文化遺產。為傳承、發展、開發、利用、繁榮葛天氏文化藝術,就要對葛天氏文化進行深入的研究。眼界要寬,看得要遠,站得要高,弘揚才有底氣。
目前掌握和了解的資料,有關葛天氏的記述在歷史文獻中多達16處之多。石固是葛天氏部族生活、繁衍的地方,有遺存,有規模,有內涵,發掘的文物多達11,890件;充分說明了葛天氏在石固這個地方生活過、在這里繁衍過,從這里走向了中原,走向了各地。當今的挖掘雖說是豐富的、是真實的,但仍是不夠的,還要繼續努力,加大工作力度。
觀照葛天氏文化保護的現狀,對葛天氏文化藝術的史料挖掘、整理存量仍嫌不夠;對葛天氏文化藝術的理論認識、理論研究的深度、廣度、高度仍嫌不夠;對葛天氏鮮活的民間傳說故事、歌舞藝術、民俗謠諺收集仍嫌不夠;對葛天氏文化藝術遺址遺存,像石固遺址、葛仙靈池等,保護力度仍嫌不夠。葛天氏文化的傳承人是重要的,葛天氏文化藝術的傳承人究竟有多少?在哪里?對他們的關心、呵護、支持也是不夠的;對葛天氏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歌舞藝術的申報,重視的力度是不夠的;葛天氏文化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它的保護、開發、利用、宣傳、弘揚力度也是不夠的,甚至是沒有力度的;尚無有力度的措施,尚沒有讓葛天氏文化根深葉茂;對葛天氏文化藝術投入的人力財力尚嫌不足;當今葛天氏文化藝術的某些歌舞形態形式、民俗事項的傳承正在逐漸消失,有的正在失傳,正在一步步地離我們遠去,令人堪憂。不能讓它失傳和流失,不能讓葛天氏文化藝術成為民族的一種記憶,變成一種符號,變成一個背影。保護葛天氏文化,形勢是嚴峻的,搶救是困難的,傳承是艱巨的,任務是繁重的,責任是重大的。
我國的民族文化藝術,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實施以來,基本上已經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保護體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人養育一方文化;民族文化是地域文化的根基。根據現有經驗,在對它的保護與傳承中,根據其自身的特點和內在規律,正努力探索,并已初步形成了科學的保護方式和方法。根據中原民族的類型、形態、特征,可否堅持真實性、整體性、傳承性保護,分別采用如下三種方法:對民族文化狀況瀕危和傳承困難的事象,當采取搶救性保護的方式。對民族文化事象比較集中、特色鮮明,形式和內涵比較完整的特定地區,可采取整體性保護方式。對有的具有生產性質和特點的民族文化事象,可采取生產性保護方式。同時加快實施民族歌舞藝術的“非遺”數字化保護體系建設。認真貫徹《非遺法》,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方針,把保護傳承與開發利用,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繼承弘揚與開拓創新結合起來,才能讓中原民族歌舞藝術在不同的保護方式方法中煥發出勃勃生機。
面對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大好時機,我們要有清醒認識,找出差距,堅持科學發展觀,量力而行,認真謀劃,制定切實可行的保護和利用措施。搶救、保護、開發、利用、弘揚葛天氏文化,可從以下幾個具體方面進行科學運作與謀劃。
1.葛天氏藝術作為文化資源、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遺產,作為當地的文化瑰寶,民族的文化瑰寶,對它的保護、利用、弘揚,現在適逢非常好的環境,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全國啟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搶救、保護工程,河南省從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民族文化地位提得很高。研究、開發、利用、弘揚葛天氏文化藝術適逢盛世,應當抓住機遇,把握機遇,認真落實各項措施。
2.建設和諧社會,促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作為文化品牌的葛天氏文化,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要形成共贏的合力。領導決心、民眾決心、群團部門決心、文化部門決心、企業家和熱愛葛天氏文化藝術的人士形成一個合力。人心齊,泰山移。力度大了,事情就會辦得更好。
3.把文化資源變成文化產業。葛天氏作為一種藝術,它和長葛其他文化資源,如鍾繇、陳寔等文化藝術要盡力整合在一起。在研究葛天氏文化的同時,重視鍾繇、陳寔文化遺產,使長葛市文化藝術顯得更加厚重、更加豐富、更加扎實。寬闊的視野,可以堅定人們的志氣和自信心,達到凝結人氣,張揚文氣,提升名氣,美好風氣的效果。
4.近幾年,對葛天氏文化的保護已取得可喜成績,“葛天氏傳說”的傳承與保護,得到了重視。成立了長葛葛天氏文化研究會,出版了《長葛名人名勝傳說》,編印了《葛天氏傳說》、《葛天氏與長葛》等宣傳資料。但是不能就此止步,仍要調動、整合、協調各方面的力量,抓緊全面的普查、搶救與保護。特別是要重點普查葛天氏樂舞傳承,葛天氏民間傳說和葛天氏民俗事象的傳承;至今民間仍有“臘八”的民俗活動,有歌八闋的遺風。八闋、八蠟,是極為罕見的活化石,和它相關的“八蠟祠”是珍貴的遺產。如何認識祭“臘八”民俗活動、民俗內容、民俗事象和八闋的歷史淵源關系仍需深入研究。
5.長葛是歌舞的發祥地,是歌舞之鄉,是我國民族歌舞的源頭,現在長葛流行的銅器舞、盤鼓舞、蓮花燈等應當很好地保護和傳承。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宣傳葛天氏樂舞文化,盡快整理編創一臺《葛天氏樂舞》,吸收當地古老民俗風情的歌謠俚曲,表現鮮明的地域特色,使之成為一部既恢宏壯觀又細致入微的作品。該音樂舞蹈創作拉入長葛市文化建設規劃,該音樂舞蹈要從小到大,先將業余愛好者組織起來,把他們的演出加以豐富與提高,從松散演出到業余演出到專業演出,從廣場走向舞臺,逐漸打造出一個品牌,打造出一個精品,一步步地提高,讓該歌舞成為可以觀賞,可以聆聽,可以觸摸的精品。精品是精心運作創造出來的,逐步打造出來的。在把葛天氏樂舞打造成精品的同時,也是在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豐富廣場文化。
6.組織協調各方面的研究力量,把葛天氏文化的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新的高度。研究機構和人力要加強,從當地到省內外,理論研究的品位更高,更有精神、更有底氣。當前要盡快整理葛天氏文化的研究資料和相關論文,不要散失,為深入研究奠定基礎,提供理論支撐。
7.葛天氏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研究,力求與企業家、有識之士聯合。文化和企業聯姻,合理地、科學地利用葛天氏文化資源,對開發旅游,對旅游景區、旅游產品的開發,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對此,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要以民為本。在葛天氏文化及其傳說故事與旅游結合的過程中,要從實際出發,要量體裁衣,循序漸進,切忌貪大求全,力求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8.在條件比較成熟的時候,要盡早地科學論證、盡快策劃、盡早出臺,舉辦葛天氏樂舞藝術節。先在長葛舉辦,然后逐步提升其規模。論證 得好,創演得好,舉辦得好,就會有力地推動葛天氏文化藝術的弘揚、宣傳和傳承。
9.葛天氏是一個品牌,金光閃閃,要重視這個金字招牌,要認識到它的價值。《葛天氏樂舞》和葛天氏傳說的征集仍嫌不夠,對史料挖掘和整理也不夠,今后要重視這方面的工作,力爭取得突破。
10.文化資源、文化產業和文化品牌是不能劃等號的。有的人把文化資源、文化品牌和文化產業三者等同起來,這是個誤區。例如,太極拳是個品牌,但沒有做成文化資源,沒有成為產業。少林功夫是文化資源,成為文化產業,也就成了著名的文化品牌,使少林功夫名揚天下。葛天氏是文化資源,如何把它創新為文化產業,成為文化品牌,前者的經驗是值得認真借鑒的。葛天氏文化如能科學運作,成為金光閃閃的品牌指日可待,我們有信心,有期待。
葛天氏文化藝術具有無限魅力,生動地表現在四個方面:1.對農耕文明的貢獻。部落、部族的管理是“不言而信、不化而行”,很珍貴,是一種和諧意識行為。“忘世慮,斷塵緣”是后來人們的總結,有人與人的和諧,有人與自然的和諧,有人與群體社會的和諧,有與其他部落、部族的和諧。這生動地表現了葛天氏原始部族的生活狀態,也反映了他們的生活姿態,和他們對生活的認識。
2.對農林作物“葛”的科學貢獻是重要的。對“葛”的利用,編布、織衣。對當時的手工技術是發展,對人民從原始衣不遮體,把“葛”編織成衣裳,編成衣巾用來遮體,是發展,是貢獻。
3.葛天氏樂舞文化藝術,作為源頭,作為歌舞的始作,是前無古人的。樂舞的發展,是從這里發生的、起步的。當時,“千人唱,萬人和”的場面之大,很壯觀,很宏偉,很震撼,這說明當時葛天氏樂舞發展水平之高,在民間、在民眾之中影響之大。這句話雖是概括之言,卻很具體、很形象、很生動。
4.姓氏文化的葛姓之根、之源。葛姓來源有四個也好,五個也好,但長葛的葛姓是主體,是葛姓的主體部分;但它不是唯一的,它有外延,有播布,像江西吳中地區的葛廬。
葛天氏文化的價值,不僅在于它歷史悠久,而且在于它有特色、有個性、有內涵、有品位、有傳承、有生命、有影響、有開發價值,是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遺產。葛天氏樂舞文化是地域文化,是中原文化,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我們民族文化藝術遺產重要內容之一,已經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立說立行,善做善成。對它的保護要做到薪火相傳,力求做到把政策的力量、創新的力量、傳統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知識的力量,以及文化市場的力量整合起來,形成龐大合力,葛天氏文化會得到更快、更好、更大的弘揚和發展。
守正創新,日日新,又日新。與時偕行,與時俱進。當今文化強國戰略,為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河南正在由“文化資源大省”向“文化強省”跨越,正在努力建設中華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中原經濟區,事關民族精神的綿延與賡續,事關了解國情、省情、民情,促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功在當代,堪稱是千秋偉業。
中原民族藝術是一個得天獨厚、龐大繁復的文化認知體系。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有創意、有作為、有突破;挖掘、盤點、整合中原民族歌舞藝術的智慧和資源,既要研究原創性的中原民族文化,也要面向時代,推動傳承與創新交匯交流,讓至真至善至美的中原民族藝術永葆青春!葛天氏文化藝術是中原民族藝術的特色文化,它對長葛的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社會和諧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發揮了重大作用。葛天氏文化藝術對長葛市的形象定位、城市品質、城市性格、城市風格也一定會發揮應有的文化資源作用。
沐浴文化的春天,葛天氏文化藝術一定會得到薪火相傳、發揚光大,煥發新的光彩!
(高天星 鄭州大學教授、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資深專家、民俗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