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力量助河南鈞瓷入選中國奢侈品牌
2013/5/7 11:07:35 點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前幾天,中國奢侈品聯(lián)盟體成立,業(yè)內(nèi)人士說,這可以看做是標志著中國高端消費收藏品的集體性品牌覺醒。
而河南鈞瓷則與中國奢侈品牌靠近了一步。作為我省唯一上榜的奢侈品牌大宋官窯鈞瓷名品,其沖擊國際奢侈品市場的努力和夢想,或許為茶葉、字畫、絲綢、白酒等國粹崛起提供一份借鑒。
民間故事
不愛LV,偏愛收藏
“名牌衣服一定要有,但不一定件件都是LV。”今年30多歲的鄭州市民吳女士,到商場買衣服,不會專注于一定是國際大牌,對待時尚和奢侈品,她有自己的理解。
她認為,真正能體現(xiàn)尊貴身份象征和事業(yè)成功標志的物品,不是LV、卡地亞珠寶、阿瑪尼服飾,而是字畫、玉器、金幣等中國元素的收藏品。
吳女士說,從小她就喜歡收藏,上初中時只是收藏郵票,后來上大學,便用零用錢買些喜歡的玉器,到如今隨著事業(yè)越來越成功,碰到好的東西她都會去買。“到我這個年齡,家里鉆石、項鏈一般都有,但更喜歡玉,常戴的也是玉。”
多年的積淀,讓吳女士儼然成了字畫玉器專家。吳女士的交際圈很廣,但朋友們聚在一起,如果提到誰最近手里淘到一件寶貝,大家立馬來勁,比聽說同伴新買一個LV、GUCCI包包要興奮得多。吳女士始終認為,類似LV等奢侈品牌只是日用消費品,而白酒、字畫、玉器才是真正的奢侈品,在她看來,這是身份尊貴的象征、事業(yè)成功的標志。
市場展望
中國元素奢侈品牌亮相
中國曾經(jīng)締造出無數(shù)令人嘆為觀止的奢侈品:從精美的陶瓷,到價值連城的玉雕;從文房四寶,到綾羅綢緞……歷朝歷代都有“中國制造”的奢侈品。
雖然民間涌動著對中國元素奢侈品的追捧,然而,我們的國寶在國際舞臺上排名時,屢屢與“奢侈品”這個稱號失之交臂,究其原因,在于沒有品牌。
就在前幾天,中國奢侈品聯(lián)盟體成立,這似乎可以看做是標志著中國高端消費收藏品的集體性品牌覺醒。
4月23日,由商務部貿(mào)易學會、南寧市政府等共同主辦的中國元素奢侈品首屆年會在南寧開幕。年會首次發(fā)布中國元素十大奢侈品牌和中國奢侈品新銳品牌及最具潛質(zhì)的奢侈品,名列中國元素十大奢侈品牌的有茅臺、七彩云南、老鳳祥、南京云錦、大宋官窯等。以創(chuàng)作鈞瓷國禮“祥瑞瓶、乾坤瓶、華夏瓶”等聞名于世的河南省大宋官窯鈞瓷名品當選“中國十大奢侈品”,也是我省唯一上榜的奢侈品牌。
之所以以高票上榜,源于大宋官窯榮昌鈞瓷坊身上“粘貼”的眾多亮片。2003年,大宋官窯被博鰲亞洲論壇2003年年會定為國禮,贈送與會數(shù)位元首和政要;2006年1月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次收藏當代鈞瓷作品。2007年,大宋官窯受邀在中南海紫光閣開設展廳……
昨天上午,被業(yè)界稱為“鈞瓷大王”的大宋官窯榮昌鈞瓷坊董事長苗峰偉接受商報筆者專訪時說,大宋官窯在創(chuàng)立之初就確定了明確的戰(zhàn)略目標:打造國際品牌,打造國際奢侈品品牌。
“起初只想把質(zhì)量做到最好,沒想到一定要做成國際奢侈品品牌。做品牌需要犧牲,更要耐得住寂寞。”這是苗峰偉品牌蝶變路上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一個樣本
河南奢侈品是砸出來的
1999年之前,與其他瓷器的知名度相比,鈞瓷的排名明顯落后,致使冠居五大名窯之首的鈞瓷的地位頗為尷尬。“當時一提鈞瓷,外界都認為是地攤貨,這對品牌發(fā)展極為不利。”苗峰偉說,也正是這樣的市場環(huán)境促使他一定要做出品牌。
苗峰偉說,宋鈞官窯之所以備受尊崇,一是工藝精益求精,二是皇家御用,三是產(chǎn)品優(yōu)中選優(yōu)。每年無論生產(chǎn)多少,僅存世36件,其余全部砸碎深埋。
所以從2000年開始,苗峰偉日漸縮減上市產(chǎn)品數(shù)量,從年產(chǎn)幾萬件到如今的幾千件,“現(xiàn)在每年以超過一半的速度在遞減,一年只出品36件作品是我的終極目標,其余的全部要砸掉。”
拿祥瑞瓶來說,共燒制毛坯33560件,累計投入資金380萬元,苗峰偉只留了999件,其余的連同模具全部被砸掉了,以確保精品傳世。
“估計現(xiàn)在市面上流傳的只有600套左右,每套價值40萬元左右。”苗峰偉說,通過數(shù)年的磨礪,他們在國內(nèi)高端收藏市場以及國際政要間的影響力日益凸顯。
一份欣喜
中國奢侈品業(yè)悄然復興
雖然苗峰偉很清楚他在沖擊國際奢侈品牌這一終極目標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品牌積淀不夠,歐洲知名奢侈品品牌中,如愛馬仕、路易斯威登的品牌歷史不超過200年;而香奈兒、迪奧、阿瑪尼、范思哲品牌誕生至今更是不到100年。
但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和信息一體化,以及獨具優(yōu)勢的奢侈品消費大環(huán)境,中國將以更短的時間、更快的速度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奢侈品品牌,續(xù)寫下一個傳奇。他希望大宋官窯榮昌鈞瓷坊借此發(fā)展之機書寫自己的傳奇。
據(jù)了解,在歐美市場受到巨大沖擊的2009年,中國已名副其實地成為奢侈品產(chǎn)業(yè)的新福地。中國奢侈品和國外奢侈品面臨同樣的機會和挑戰(zhàn)。
鄭州一服裝界人士近日給筆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去年,他們到國內(nèi)一服裝品牌在北京專設的形象店考察,發(fā)現(xiàn)這家叫“白領”的品牌,陳列的服裝價格一點不比國際大牌低,一件女士套裝三四十萬一件十分常見,最貴的一件皮草價值100多萬。
“有人買嗎?”這位服裝界朋友甚是訝異,在他看來,“白領”純粹是國內(nèi)成長起來的品牌,雖然在部分一線城市有專賣店,但其知名度尚不及阿瑪尼、杰尼亞等奢侈品牌。經(jīng)他一番詢問,該品牌有關人士向他透露,并非“有價無市”,而且銷量十分可觀。
“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件”,“黃金有價鈞無價”。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知道賓利汽車、卡地亞名表、范思哲服飾,卻少有人知道,以中國元素為基礎的中國奢侈品業(yè)在悄然復興,包括本土服裝,包括白酒、玉器、瓷器、絲綢、茶葉、刺繡、紅木家具等。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產(chǎn)業(yè)網(wǎng) 2010-09-04